【本報羅東訊】八十二年前的宜蘭縣太平山林場竹林火車站傾頹後,一直荒廢,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昨日完成重建,依原尺寸、原形貌,原版重現,車站主體以珍貴檜木構築,原汁原味,再現台灣林業世紀風華。
宜蘭縣的太平山與阿里山、八仙山合稱台灣三大林場,其中,太平山林場在民國四年開始伐木,最初由蘭陽溪放流及人工運材,民國七年,台灣電氣興業株式會社、台南製糖會社構築森林鐵路運材,民國十三年一月二十七日通車
太平山森林鐵路全長三十六點八公里,由大同鄉原住民部落的土場為起訖點,經三星鄉天送埤,到平地市區的羅東鎮的竹林火車站,沿途共有十個車站,七座檜木隧道,民國六十八年夏天,因太平山停止伐木而停用。
森林鐵路終點竹林站,位在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林業文化園區內,傾頹多年,只剩遺址,但由於是台灣林業史上代表性建築,管理處斥資上千萬元,委由具有歷史空間重建經驗與專業的建築師重建,花了一年時間,在原址完成原尺寸、原材料、原形貌的竹林站。
羅東林區管理處長林鴻忠說,竹林站完成復建,民眾在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裡就可欣賞得到,但要後年園區完工後,才會全部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