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統計,三年來全台兒童少年保護個案增加快速,其中百分之十三的施虐者有酒癮問題。衛生署表示,下半年將與內政部共同推動「酒癮戒治處遇試辦方案」,優先選擇兒少保護與風險家庭案件多的縣市,勸導施虐者接受治療。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薛瑞元指出,經過與內政部開會磋商後,預計今年下半年針對兒少保護、高風險家庭個案等對象,試辦酒癮戒治方案,勸導這些有酒癮問題的施虐者,主動接受門診治療與後續心理輔導。預估計畫開辦後,再加上既有的強制戒治對象,每年全台接受戒治人數約為二千六百人。
依照現行法令,目前須強制接受酒癮戒治的對象,僅有因觸犯家暴法,遭法院裁定須接受治療的加害人,每年估計約有三百人。
但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近三年,全台兒少保護個案數,已由二○○四年的八千例增至二○○五年的一萬例,到今年推估將達一萬二千例,若再加上高風險家庭的個案,其中合併有藥癮、酒癮問題的施虐者,一年就有二千三百人。
他說,過程中,酒癮者須接受四至五次門診治療,與十五次心理輔導,整個療程約四至五個月,費用約新台幣一萬五千元,由政府全額補助,之後還會由民間團體追蹤一年。
至於不願接受酒癮戒治的個案,也將轉由社會局進行相關的個案訪視。
薛瑞元表示,由於喝酒並沒有犯罪,因此酒癮戒治方案並不具強制力,僅能從勸導著手。根據過往經驗發現,大約僅四成兒少保護與高風險家庭個案願意主動參與,而完成整個療程的完成率約有七成。
衛生署強調,預計下半年將選定兒少保護個案數高的縣市,優先試辦,包括台北縣、桃園縣、花蓮縣、高雄縣與屏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