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產業有家,家有產業」座談會昨天起跑,八月底會定案,希望能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平衡,讓各地區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帶動在地就業。
經建會昨天在新北市舉辦「產業有家,家有產業」座談會,主委劉憶如強調,要恢復過去由投資和出口雙引擎帶動台灣經濟成長的榮景,向國外介紹台灣的優勢產業,吸引外資前來投資。
發展產業時,可能出現部分搶手產業各縣市都要爭取,石化等高汙染產業就沒有縣市歡迎的現象,對此,劉憶如坦承,各區域想發展的產業的確可能雷同,例如能帶動較多就業的產業、低汙染產業和觀光產業,但是如果大家都競爭同樣的產業,力量會被削弱。
經過兩階段座談之後,八月底會定案每個區域適合的重點發展產業,並排出優先順序,引導資源和投資人。
劉憶如表示,「產業有家」部分,主要是向外商或台商介紹台灣有哪些優勢產業,以及配合每一個區域的不同特色,找出這個地點的條件適合發展哪些產業,替有優勢的廠商找到可拓展生意的地點。
至於「家有產業」的部分,則希望每個地區都有主打產業,中央跟地方會針對各區域配對出來的產業規畫基礎建設,讓產業發展無後顧之憂,一旦產業發展有成果,自然會帶動就業和經濟成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