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臉、賣菜… 高中生下鄉long stay

 |2011.01.24
1476觀看次
字級

【本報花蓮訊】八名來自台灣西部的高中生,昨天到花蓮縣鳳林鎮體驗農村生活,除了採菜賣菜,下午跟著北林社區的老人們一起做菜頭粿、湯圓,社區的老婆婆還現場替女學生挽臉,接受挽臉的學生痛得雙眼緊閉,一旁觀看的學生卻拿著相機猛拍,大家看得津津有味。

由富邦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故事報導營,有別以往在室內辦的名人演講,今年特別依客家、阿美、排灣、魯凱等四族群,在花蓮縣鳳林鎮、瑞穗鄉奇美部落,以及台東縣的新香蘭、達魯瑪克兩部落舉辦文化體驗活動,由三十二名學生分四組參加。

在鳳林鎮的八名學生,一大早就下田採集過貓菜,並載去菜市場叫賣,下午就到北林社區和社區裡的老人小孩搓湯圓、做菜頭粿,每個人手上都黏著薄薄的麵粉,搓湯圓的同時也和身邊的老人及孩童聊天,到了晚上就住在菸樓建築的民宿,從食衣住行各層面去體驗客家生活。

前鎮高中二年級學生吳映樺在學校擔任攝影社長,來花蓮之前,曾想像農村生活就是可以在路上看到孩童互相追逐的畫面,但現實生活中卻因為人口外流嚴重,大部分只看到老人,讓她感到震驚,她希望用相機將此地最美好的一面忠實呈現,「讓年輕人願意回到自己生長的地方。」

就讀岡山中學二年級的李雯婷,在學校參加校刊社,她笑著說,這次體驗農村文化的行程,比之前參加過的法律營還有趣,她也學會做菜頭粿和湯圓,想用筆記錄這裡的一切,並在最後一天的成果發表中呈現。

專案企畫張晴雯說,營隊的成員是各校媒體性質社團的學生,因全都是來自西部的高中生,因此想藉由花蓮的農村生活,拓展他們的視野,也有助於他們未來的創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