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耶!親手收割的感覺真棒。」五結鄉農會與孝威國小合辦深度米食推廣教育,在孝威社區的六百多坪水田裡設農園,今年三月十七日由孝威國小學童插秧,栽培台梗八號稻米,經四個多月成長,結穗飽實,同學們下田收割慶豐收。
五結鄉孝威國小學童插秧的稻田收成,同學們戴起斗笠,手持鐮刀,下田收割,兩分地共收穫一千兩百公斤稻穀,鄉農會在碾成白米後,分送學童品嘗。
要升上五年級的女學童陳冠雅表示,當農夫真辛苦,還頂著大太陽,彎著腰,手持鐮刀,收割稻穗。她滿臉通紅的說:「很好玩,但很辛苦,稻米是這樣來得不易,雖然我不愛吃飯,但今後一定會更珍惜食物。」
為體驗古老味,收割過程全部手工復古化,學童收割後,還要抱著稻穗,到俗稱「機器桶」的脫穀機前,踩著踏板,將一粒粒稻穀從稻梗上脫落,在農民協助下,接著把稻穀裝袋,送去烘乾、碾成白米。
同時,收割休息時,社區依傳統,準備夏季點心,有米苔目、仙草,辛苦收割的學童坐在俗稱「椅條」的長板凳上休息,品嘗古早味、解渴、解飢,熱到不行的他們,紛紛舀一碗咕嚕嚕下肚,頻呼「哇,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