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手三部曲 奚淞白描33觀音

郭書宏 |2011.01.20
6081觀看次
字級


奚淞在〈白描觀音菩薩畫像〉草圖前,解說他的創作動機與繪畫過程。圖/記者郭書宏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擅長佛教藝術創作的畫家奚淞,二十二日起將在北美館舉辦「心與手三部曲酖奚淞畫展」,這場號稱奚淞生平最重要、也最完整的大型個展,內容包含白描觀音、〈大樹之歌〉佛傳油畫,以及〈光陰〉靜物畫系列創作,皆是奚淞藉由平日修行與觀察體悟,期待為民眾帶來「靜」、「淨」、「敬」的心靈感受。

身兼畫家、文學家的奚淞,三十多年來在創作上有著多元且卓越的表現,一九八八年後沈潛習佛,以白描觀音、禪修靜物及佛傳故事為題,孜孜不倦創作至今。尤其深入佛學後的奚淞,對社會底層的悲憫關切、對教育的熱情、對佛學的精進,這一切都在他的文學、藝術及禪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可說是難得一見的藝術家與修行人。

生性恬淡、甚少公開展出的奚淞,此次首度在美術館的個展「心與手三部曲酖奚淞畫展」,是他創作三十多年的作品回顧。

奚淞表示,幾十年的光陰就像一場夢,夢中的他,一生用心與手打造了一艘船,過程中讓他的心靈從幽暗處走向光明,今日的展出就是與大眾分享這艘船。

〈三十三白描觀音菩薩〉正是奚淞口中的「船首」,奚淞表示,創作起源為母親祈福的觀音畫像,在白描佛像及抄寫佛經過程中,為他帶來前所未有的寧靜感受;這次他重修二十年前的白描觀音畫稿,推出新作「老蠶吐絲」—〈三十三白描觀音菩薩〉畫像與〈心經〉等作,主要傳達「靜」的感受。

以「淨」為訴求的〈大樹之歌〉佛傳油畫,則是奚淞一九九五年以來,以佛陀故事為題的佛傳油畫系列,內容包括描述佛陀從出生至涅槃的生平情景。奚淞根據他於一九九三年赴印度佛蹟之旅印象,並藉著西方油畫形式表現佛陀的故事,這在亞洲佛教文化是一項新的嘗試。

以描繪靜物為主的〈光陰系列〉油畫作品,傳達的是「敬」的意境,是奚淞數十年持續忘我的觀察,加上如實描繪簡樸物件的豐饒滿足與禪修功課,他在最後展出的〈光陰〉靜物三聯作〈靜、淨、敬〉,是為現代人提出的心靈藥方,同時歸結出他多年的創作精神。

為完整呈現奚淞各個創作時期的作品,展覽規畫影片播映區,放映藝術家講述〈大樹之歌〉佛傳故事、示範白描觀音、奚淞「手藝禪」生活片段等;二月十三日奚淞將親自解說「手藝禪」,二月二十六日則邀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尉天驄,與奚淞就「心與手酖靜‧淨‧敬」主題進行對談。

「心與手三部曲—奚淞畫展」二十二日起至四月三日在北美館展出,詳細展覽訊息可至北美館網站查詢,網址:http://www.tfam.museum/。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