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巧喻 佛光會幹部打開心視野

陳璿宇 |2011.01.16
1134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大樹報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二○一一年幹部講習會,前兩天於佛光山如來殿舉行,全台近二千位幹部精英齊聚,恭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與眾接心,讓與會幹部打開「心視野」,邁向佛光會新里程。   

「身為佛光會幹部,如何做好佛光會會員?」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為來山大眾,向星雲大師請益,大師以他童年的故事為例,從貧困中培養出仁慈愛物、樂觀自在、勤勞等性格。出家後面臨逆境,總能以感恩的心,感謝師長的棒喝提攜。尤其,歷經冤獄在生死緊要關頭總能平常心看待,為了弘法屢次慘遭排擠,堅決的道心,成功地創辦佛學院培養僧伽,隨後一九九一年成立佛光會。   

「早期,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台灣都是在家眾拿著觀音像和祖先牌位飄洋過海弘法,在家眾可以是佛教的佈教師,僧眾、信眾集體創作,讓佛教國際化、人間化、生活化。」大師談到「佛光山與佛光會是同而不同,不同而同。如人之雙臂,鳥之雙翼」,大師強調「慈心發展,以和為貴」臨濟宗兒孫滿天下。   

早期佛光會要信徒當會長須用拜託的,二十年後人人搶著當。大師期盼有一天,佛光會的大樓比台北一○一還高。大師話一出,現場一陣歡聲雷動。「生命在未來,未來才有希望,只要有生命力就有動力 !」   

覺培法師繼而提出:「什麼是佛光會?」大師表示,出家眾當輔導法師,佛光會要一代傳一代,讓佛光會成為華人最有貢獻的團體。「佛光山以『弘法』為修行;佛光會以『護法』為修行。」出家眾弘揚佛教為任務,在家眾護持佛法即弘揚佛法,百萬人興學、行腳托缽、籃球運動、唱京戲等活動,讓學佛的人愈來愈多。 

「佛光山以『靜態』為主,『動態』為次;佛光會以『動態』為主,『靜態』為次」、「佛光山以『寺院』為道場,『集眾』修行;佛光會以『家庭』為主軸,信仰不二」、「佛光山以『十方』為對象;佛光會以『道友』為聯誼」、「佛光山以『法』為布施,信眾不得干涉僧事;佛光會以『隨喜』為布施,不得令其超出負荷」、「佛光山以『法智』為內涵;佛光會以『倫理』為內涵。」針對以上的問題,大師隨即一一為大眾排解心中的疑惑,一場師徒的聚會,撥雲見日,獲益良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