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勞有獲 農家樂

李碧華 |2011.01.14
788觀看次
字級

頭戴斗笠在烈日下揮鋤,老牛在田中拉犁,田梗上有農婦送來茶水,這是一般人對農家村落的印象。眼看村中年輕人出走,這段農家樂缺人傳唱,農委會特別推動漂鳥計畫,鼓勵青壯年回鄉參與農作,新興起不少生力軍。這批綠色新鮮人無不認為,城市擁擠,讓人透不過氣來,何妨在農地重造一個新居,回到純真童年。

如果你是新移民,如何享受真正的田園生活,與大自然和諧共生?「全球資源枯竭,地力盡失,想生存下來,就得模擬大自然的生產模式,借力使力,讓大自然幫助我們生產,才能夠有勞有穫。」已成「老農」的樸門永續設計師孟磊說,在城市擁抱綠生活,學習自然界各物種之間的合作之道,然後找到它們,把它們放在一起,會創造出驚喜的效益,既不耗費資源,且健康又自然!

人人都是生活設計師

「萬物皆在從事園藝」、「人人都在設計自己的環境」這兩句話影響孟磊一生。他說,小時候經常在森林中看到可愛的動物四處覓食,「人類和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夠思考行動,還能事前規畫。」在有機農場當學徒時,孟磊每次問經驗老到的老農夫今天要做什麼?他總是說,「去問問菜園就知道!」這回答直接、簡短,令他受益無窮。沒錯,園丁的工作,有一半應該來自觀察,將自己視為謙卑的觀察者、照護者和土地的一部分,與土地建立互惠的關係,並且熟悉當地的狀況,因為種種跡象會提供很多訊息。

觀察的角度是什麼?孟磊經常從植物的角度來認識太陽和天空,或是從太陽和鳥兒的角度來認識基地;也從不同的時間或氣候狀況持續觀察,比如在夜晚、在下雨或暴風雨時。「我曾與幾個花園新城的鄰居,同心協力地把一片堆置垃圾的土地清理乾淨。之後,我請他們觀察這一片小小的土地。」他們發現一隻黃蜂正在獵食蜘蛛,有蜘蛛的地方表示這裡有足以支持蜘蛛生存的小生態系,因為蜘蛛是無脊椎動物食物鏈的上層生物。在整理菜園時,大家就可為蜘蛛提供可以繼續生存的地方,讓蜘蛛成為菜園裡的小幫手,幫忙控制害蟲數量。

借力使力 回應變化

因為自然不斷的流動、一直在變化,所以人類應該從善如流、順應自然。孟磊在台東租間部落小屋與雜草共存,房東好心問他,要不要噴除草劑,「我告訴她不用,因為院子裡長滿的是龍葵草、咸豐草、昭和草和野生萵苣等可食用的野菜。」他每次摘除一些雜草食用,地下會留下大量的根系,經過一段時間,根系日漸被分解,就會創造出肥沃的土壤。

孟磊認為,雜草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加速生態演替,借助雜草之力,輕而易舉的可以做到收集陽光、收集水和養分,並將其轉化為有機質進入土壤。土壤中的有機質功效很多,像是有助於平衡溫度、PH值、養分、濕度和土壤生物相。另外,雜草也提供蜥蜴、瓢蟲、蜜蜂和黃蜂等生物居住的條件。

「某些時候,我會選擇性地在特定時間修剪特定的雜草,修剪下來的雜草是覆蓋土壤珍貴的材料,可以舖在我想種的植物基部。」他稱這個動作為「修和丟」(chop and drop),院子裡,唯一會被他連根拔起的是又刺又硬的蒺藜草,這種雜草的種子會穿過衣服刺傷皮膚,實在很難讓人把它輕鬆當朋友。

孟磊強調,試著借力使力,並適當地回應變化,假以時日,居住基地就能成為生物多樣的地景。成就生機盎然的自然生態,關鍵在於體認雜草等植物就是天然的太陽能板,當大地被天然的太陽能板所覆蓋,就等於不斷地吸收陽光並將其轉化為有機物,土壤就又會充滿了生命力,如此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親近和體驗大自然植物可以幫助我們在忙亂的生活中安靜下來。」他 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