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華馬拉松協會理事長盧瑞山,從馬拉松跑者到教練,從跑步實務到學術理論,從活動參與到整體企畫,他不僅帶領馬拉松運動走進台灣每個鄉鎮,更要跑向世界各個角落。
來自台南農村的盧瑞山,自小愛在田野間奔跑,對運動的喜愛出自天性,在北門高中時專攻千五、五千公尺,成績始終停滯不前。
不認輸的個性激發他走進圖書館,鑽研訓練理論與技術,不斷自我修正鞭策,終以五千尺第一名成績進入台北體專,自此走上長跑運動的不歸路。
台北體專三年,理論與實務都奠定良好基礎之後,盧瑞山連續在全國比賽創下佳績,多次入選國家馬拉松隊,成為一名成功跑者。
畢業後盧瑞山再完成輔仁大學體育系進修課業,隨即展開另一段馬拉松人生,先後在弘道國中、四海工專、中國技術學院擔任田徑、籃球、桌球教練。
運動訓練難免枯燥乏味,盧瑞山花費許多心思,設計許多活潑有趣的訓練方式,是馬拉松協會成立後,獨創公路、異程馬拉松接力、闖關路跑、女生馬拉松等種種生動有趣的另類馬拉松的原創經驗。
十年「金牌教練」生涯後,盧瑞山先後在田徑協會、路跑協會擔任要職。
八十七年,盧瑞山結合志同道合的朋友,為馬拉松協會催生,並連續擔任三屆秘書長,展開馬拉松生涯的另一段路程,四月再接下理事長重任。
對於馬拉松協會業務,盧瑞山堅持「專業人做專業事」,用優越技術能力、高度服務熱忱,籌辦「專業、精緻、溫馨」的馬拉松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