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身為歌手、詞曲創作者、作家和音樂製作人,陳昇以獨創性、頹廢感、多樣化,建立屬於個人的音樂及文字風格,然而,當人們高唱一首首「昇式情歌」,或跟著陳昇演唱會跑時,一定感到好奇,到底陳昇如何創造出這麼特別的作品與演出。
誠如陳昇在第一張唱片的slogan所說的:「如果你們認為我有一點怪,那是因為我太真實。」這就是陳昇,多年來始終保持一顆坦率真誠的心,及與眾不同的音樂與行事風格。
陳昇本名陳志昇,一九五八年出生於彰化縣溪洲鄉,放學後躺在稻田裡,看著飛機在遼闊的天際拉出一條線,年少的他想著,有朝一日一定要離開故鄉。
他曾作過很多工作:電梯維護、廣告公司沖照片、廣告業務員、在酒廊當吧檯。因為想考唱片公司,可是同樣的唱片公司去了三次都沒錄取,決定重來,但又怕自己名字一眼被認出,只好改成「陳昇」,竟真的考入綜一唱片。
陳昇在綜一擔任音樂製片幾年後,開始想自己作音樂也想唱歌,在麗風錄音室老闆徐崇憲支持下,讓他專心組團、創作,即使面臨連房租都繳不出來的窘境,仍咬緊牙根完成生平第一張唱片,就這麼當上歌星。
不論室內戶外演唱會,陳昇都有一股魅力,像磁鐵般牢牢吸引歌迷,除了他不羈的台風,早期的作品,多植根於困頓的生活與萌芽的情感,「多情兄」、「純情青春夢」都可看到毫無修飾的純情;「鼓聲若響」唱出陳昇對自己理想的堅持,也造就他在台語歌壇的地位。
憑藉著驚人的意志力,陳昇從一九九四到二○○四年,每年舉辦年終跨年晚會,他以獨有姿態,堅持十年耐力,雖一度受傷,但每年總有辦法跳上舞台,哼唱屬於他獨創的「昇式情歌」,與君同樂。
陳昇表示,「人」是他最愛的「動物」,長期以來他從人們的身上找到創作靈感,從人們的生命故事找到喜怒哀樂的感動,卻被一個不認識、不瞭解其動機的人傷害,多少感到不解和落寞,但他不會因此放棄創作音樂的熱誠,反而會更執著的寫。
他到世界各地旅行,激發創作靈感,唱出許多令人驚喜的歌曲,同時也出版唱片書。二十幾年來,陳昇以獨特曲風在台灣歌壇佔有一席之地。
陳昇的故事與《源》雜誌九月、十月號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