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唐氏症的發生率約為八百分之一,是普遍的產前篩檢項目,高齡產婦的風險更高,因此政府補助實施羊膜穿刺檢查,可百分百確認是否懷有唐氏症寶寶;即使是三十四歲以下的育齡孕婦,也建議依孕期選擇做胎兒頸部透明帶或母血唐氏症篩檢,目前又多一種「血清整合式篩檢」可選擇,抽血檢驗五項指標,唐氏症檢出率可達八成八。
台大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李建南表示,目前篩檢唐氏症的方法,唯有羊膜穿刺可百分百確認,但此篩檢法有千分之一的風險,會造成大破水、感染而導致流產,因此若非高齡孕婦或母血唐氏症檢出的高風險群,臨床上不建議孕婦做。
目前臨床上最常做的是在第二孕期十五至二十周時,抽血進行甲型胎兒蛋白、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三醇以及抑制素A等「四指標母血唐氏症篩檢」,檢出率約八成一。也有孕婦選擇在一、二孕期時,分別進行胎兒頸部透明帶和母血唐氏症篩檢,檢出率可提升到九成五,不過由於各需花費兩千四百多元,因此要達到愈高檢出率、相對要付出較高的費用。
現在則發展出另一種「血清整合式篩檢」,李建南指出,美國婦產科醫學會二○○七年的臨床指引已經開始推廣這項唐氏症篩檢法,分別在第一孕期先抽血測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第二孕期再抽血測母血四指標,國外實施至今的檢出率為八成八,國內近期也引進此方法,優點是抽血容易在基層院所實施,可幫助提升檢出率,預估費用約為三千兩百元。
李建南表示,孕婦可依照孕期、經濟能力、願承擔的風險度來選擇合適的唐氏症篩檢法,以減少遺憾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