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一名十二歲陳姓學童身體健康、也沒有過胖,但酷愛吃蛋黃、鮮蚵和蝦頭,日前在學校健康檢查,膽固醇數值竟高到三百一十一,比同年齡正常值一百六十左右高出許多,學童父母很驚訝,擔心埋下孩子未來罹患慢性病的潛伏因子,趕緊求助醫師。
新竹縣內科醫師呂紹達認為,飲食是造成陳姓學童膽固醇過高的元兇。要求學童父母改變孩子既有的飲食習慣,最好用「遞減」接觸的方式,以免孩子反感。
呂紹達說,過去在年節才吃得到雞鴨魚肉,現在孩子食物很豐盛,幾乎餐餐都吃得到肉類,且小學生愈來愈偏食又「重口味」。
他說,現代孩子吃的肉是所需的三倍,肚子撐得飽飽的,吃不下蔬菜水果,變成高蛋白質、高鈉、高膽固醇、低鈣質、低膳食纖維的三高二低的W型新食代。調查顯示,學童對營養素的攝取集中在脂肪與鈉,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膽固醇或尿酸過高。
過去只有老年人才有膽固醇危害的問題,以門診的病例看來,高膽固醇有年輕化現象,十八歲以下因膽固醇過高就醫人數有增加趨勢。
呂紹達說,一般人容易輕忽孩童高膽固醇問題,最大原因在於高血脂症沒有明顯症狀,若沒有透過檢查,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健康已經發出警訊,這正是醫師憂心之處。
假使不治療,長久下來膽固醇淤積在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硬化、變窄,血管提早老化,若不調整飲食習慣,可能提早埋下痛風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