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年寒假結束後的開學日,教育部訂為二月十一日,正巧是周五,等於是國中小學生開學後上課一天,又要連放兩天周末假期。家長團體認為,不利學生收心;加上下學期最後一天為六月三十日周四,若順延上到七月一日周五才結束,可以讓學期更完整。但教育部表示,寒假結束後的開學日是二月十一日,各縣市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開學日不變。
家長表示,放完年假與寒假,學生最需要收心,但開學日在周五,只上課一天又逢周末假日連放兩天,好不容易收心,放兩天又恢復原狀。有家長向縣市政府反映,希望延到周一(二月十四日)再開學,但縣市政府的回應是,只要教育部建議地方政府「將開學日延後至周一」,就遵照修改。
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指出,去年受到史上最長寒假的衝擊,教育部破天荒將學期整個延後三天,後來七月一日大學指考時,雖然還有國中小學生要上課,事實也證明,如此做法不影響考試;既然有前例可循,加上下學期的最後一天六月三十日恰逢周四,何不把全學期上課日從原訂的二月十一日至六月三十日,順延成二月十四日至七月一日,等於暑假第一天就是周末假日,也方便家長安排活動。因此建議教育部「延後開學日」。
全教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對老師來說,周五上課與周一上課差不多,但經過去年史上最長寒假的補課爭議後,老師發現,周六補課會有不小反彈,因此建議,若真要延後開學一天,補課時間應該挪至學期最後一天(即七月一日〉,加上去年有充分經驗,應該沒有問題。
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指出,目前統計,馬祖地區有意延後開學,主要是基於返鄉交通可能大塞車的考量;台東縣因要舉辦大型活動,國中小會提前至二月十日開學,其餘都暫訂二月十一日開學。
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表示,各縣市除非有特殊狀況,例如台東要舉辦原住民運動會、連江縣返鄉交通不便等,否則還是二月十一日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