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有「世界石刻藝術瑰寶」之稱的大足石刻千手觀音像,由於受損嚴重,修復經費高,因此,中國四川重慶市大足縣人民政府、北京和平發展基金會,二十八日在北京聯合舉行「千手觀音像搶救性保護維修暨千手基金啟動儀式」。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時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併陳,是中國著名古代石刻藝術,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一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千手觀音像位於四川省大足寶頂山大佛灣南崖,開鑿於南宋中晚期,是大足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造像龕高七點七公尺、寬十二點五公尺、面積八十八平方公尺,刻有一千零七隻手臂。手的數量之多、姿勢之絕妙,堪稱「世界石刻藝術瑰寶」。
但因經歷八百多年的風化作用,大足石刻很多造像表面出現層狀剝落、粉末狀剝落、空鼓、龜裂、起殼等現象;而千手觀音像損害最為嚴重,面臨岩體滲水、造像損壞、石刻風化和金箔脫落等,尤其是金箔風化脫落的程度,已嚴重威脅到石刻造像的完整形態。
中國國家文物局在二○○八年展開修復工程,前期試驗修復十二隻手後,今年九月至十二月,再度修復千手觀音造像頂層左右兩端各二十五隻手,因此,截至目前為止,僅修復好千手觀音像的三十七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