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三十多歲電腦工程師在科學園區上班,每回熬夜加班,左膝蓋就疼痛不堪,得靠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緩解,但藥愈吃愈兇,常鬧胃痛,只好改看中醫,診斷為膝退化性關節炎;台中榮總中醫師江佩蓉以針灸、中藥治療,半年後不再痛,也不必再吃止痛藥。
江佩蓉表示,由於患者沒有運動習慣,也沒有骨折或受過傷,發病原因不明,但經常熬夜、久坐,讓疼痛更劇烈。她先以針灸緩解疼痛,穴位包含陽陵泉、太谿、崑崙、三里、鶴頂等,連續針灸後,不僅疼痛減緩,發作頻率也從每周痛,變成每月發作,搭配內服袪濕、養血濡筋中藥,經半年治療,才逐漸改善。
江佩蓉說,針灸是減輕疼痛的有效療法,可減少止痛藥劑量,尤其對於複雜的免疫疾病,針灸不僅能減輕疼痛,還可減少藥物使用。曾有位五十二歲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兩手腕、指關節病發時紅腫脹痛,還會關節僵硬,透過針灸後減輕疼痛,還能改善僵硬程度,防止骨骼、軟骨與軟組織的破壞。
醫師表示,平時可兩手搓熱後,按摩疼痛部位周邊,促進血液循環,如果認得穴位,膝關節炎可按壓犢鼻、陽陵泉,指關節疼痛可按壓上八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