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二○一○年「A—Khioh阿卻賞」昨舉行頒獎典禮,以〈囚景〉獲得台語詩獎第一名的更生人柯柏榮表示,藉由母語創作,讓他的情感和心靈找到出口。
李江卻台語文教基金會總幹事陳豐惠表示,為推廣台灣母語的傳承及書寫,並挽救瀕臨滅絕的原住民語、客語、台語等台灣各族母語,基金會從一九九八年開始舉行「A—Khioh阿卻賞」獎。
柯柏榮曾在一九九二年因強盜罪入監服刑五年八個月,出獄後因對人生感到絕望而放棄自我,再度因強盜罪入獄服刑,去年五月初假釋出獄。柯柏榮第二次入獄接觸到基督教,並參加台南監獄「樹德合唱團」,向聲樂家黃南海學唱台語藝術歌曲,進而接觸台語文學創作。
「華語寫作比較艱澀,用母語台語創作反而比較深刻」,柯柏榮在獄中投入台語創作並投稿,二○○
七年在獄中還出版《娘仔豆的春天》台語詩集,去年假釋出獄後繼續出版《赤崁樓的情批》、《內籬仔的火金姑》詩集,他強調,母語台語創作讓他的情感和心靈找到出口。
以〈一球之間〉獲得小說類第一名的陳廷宣,則是用台語寫他最愛的棒球。上大學後接觸台語創作,發現台語較能精確表達內心情感,之後就再也沒用華語寫作過。
由於陳廷宣盼台語文學能吸引更多年輕人閱讀,因此平常連用Facebook,也都用台語書寫,平時還會與朋友交換台語俚語用法。
「我打算要出一本談棒球教育、簽賭、球員何去何從的台語文學小說。」國小、國中曾是棒球校隊球員,目前在當廚師的陳廷宣表示,做餐飲和用台語寫小說都是他的興趣,平時他會拿著筆記型電腦,在工作空檔找時間寫作,希望能早點完成他下一部的台語棒球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