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佛光人 終身行佛

李祖翔 |2010.12.24
868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九十九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八德獎」獲獎人中,陳林泉、楊麗華、楊秀梅和蕭讚添四人都是國際佛光會員;由於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推行的人間佛教和三好運動,也讓他們人生更有目標、更加快樂,家庭也很幸福。

陳林泉擔任宜蘭黎明小學校長一職時,就與太太一同投入佛光山的關懷行列,不僅為老人募得加菜金,也為冬令救濟、興建大學、道場等盡心力,還擔任檀講師、童軍團主委,最令他難忘的事,是曾用愛與關懷讓過動症的孩子從不耐、躁動到願意隨眾,深覺佛法力量大。

楊麗華致力於公益,還身兼高雄市芬多精身心障礙關懷保護協會理事長,為單親關懷協會、紅十字會和傷殘服務協會講授保健課程,當義工的三十二年中後期的十五年,受到佛光山影響最深,由於星雲大師的指引,讓她發現「佛陀就是一位公益慈善家」,所以把公益落實到人間是此生必須做的事。

在國防部主計局擔任預財員的楊秀梅,加入國際佛光會後又到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研習,深刻體會到社會上每個角落都需要公益團體和佛法的支持,因此把結合公益與教育的佛光理念帶入職場,也獲得國防部認同,覺得人人若行三好,社會才會更好。

蕭讚添雖是企業家,幼時貧困境遇讓他此生不忘行善,但接觸國際佛光會後,認為人不需要太多欲望,能吃飽就好,不需要菸、酒,也不用奢侈享受,錢要用來幫助別人才會有意義,兒子耳濡目染後也發下豪語:「父親捐多少,我就捐多少。」鎮長誇讚他們是「行善傳家」,榮獲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實至名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