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記者訪星雲大師 談改變世界的力量

黃映禎 |2006.07.20
863觀看次
字級

圖說:《志工企業家》作者大衛.伯恩斯坦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展開座談。會後大衛.柏恩斯坦拿一本大師的著作,請大師簽名。記者邱麗玥攝

【記者黃映禎台北報導】天下文化出版社新書《志工企業家》作者大衛.伯恩斯坦,同時也是紐約時報資深記者來台,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展開座談,大衛認為志工的力量逐漸改變每個國家,甚至改變整個世界,星雲大師則說就如同釋迦牟尼佛一生都為別人犧牲奉獻,如果這種人多,社會才有改善的動力,慈悲的佛陀可說是最早的義工。

大師表示,大家所稱的「志工」,就是中國人常講的義工,其實無論志工或義工,都是無悔付出。台灣政治紛紛擾擾,但義工卻不分政治立場。

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總裁高希均問大師:「世界和平慈愛的感覺是強烈或淡薄?」星雲大師感嘆的表示,俗話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意指人性對恩義的觀念逐漸下降,許多東西都只是假象,恩義卻是亙古流傳不變,社會流傳的各種正面的故事,就如同白開水一樣,不但是必需品,也可以豐富我們的心靈。

圖說:大師與大衛.柏恩斯坦(左二)、高希均(右)、王力行(左)一起合影。記者邱麗玥攝

來自西方的大衛,問星雲大師是否曾詢問教宗對羅馬教廷有關女性主教的看法,大師指出,佛教向來主張兩性平等,男女皆能成佛,佛教裡有女性的觀世音菩薩,萬世受人景仰。大衛表示曾聽說台灣有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星雲大師打趣的說:「在佛光山,不管男女,我們通通不要錢」,引起現場笑聲連連。

高希均反問大衛,書中並未採訪宗教領袖,這次見到星雲大師有何想法?大衛回答,寫書的過程提到社會變遷,見到大師之後才發現好像沒考慮到內心的部分,高希均開玩笑的說,佛光山出版的書都十分暢銷,如果天下出版社的員工不支薪,說不定賣得更好,星雲大師表示:「心沒有想到收入,就願意付出,拿多拿少都不計較。」

大衛說,他在印度採訪過一個組織,專門幫助沒有家的孩子,「感覺別人需要幫助而幫助,才是社會的進步」,星雲大師表示贊成,因為台灣義工做事不為錢,只想著這是應該要付出的責任。以前擔任電腦工程師,現在轉換跑道寫書,大衛坦言一開始要放棄賺錢很不容易,大師說,錢很重要,但總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心」的力量勝過一切。

大衛書中曾提及印度一個名為「阿育王」的公益團體,阿育王統一印度之時,巡視各地,發現人民用憤恨的眼光看他,後來改用慈悲仁愛政策,幾年後人民扶老攜幼,爭相迎接。

星雲大師說,力量無法征服民心,慈悲與愛才能,就如同美國總統布希用戰爭征服阿富汗、伊拉克,但下一步應該要用愛才能感化人民,大師強調,世上唯有愛和慈悲才能解決一切問題。

最後,大衛好奇的問,是否曾想過自己有這樣的成就?大師說:「一切隨緣,我什麼都沒有,但卻擁有世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