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著吳棉強自勝,
古台荒檻一憑陵;
波飛太液心無住,
雲起魔涯夢欲騰。
偶向遠林閒遠笛,
獨臨靈室轉明鐙;
絕情高處多風雨,
莫到瓊樓最高層。
民國元年,國父孫中山先生,為了國家和平統一,把大總統職位辭讓給袁世凱,冀其為生民立命,為民主共和樹立典範。孰料,帝制甫改,袁世凱不以大總統為滿足,謬言恢復帝制,自己稱皇做帝。袁的長子克定,和親信楊度等,組成「籌安會」,積極謀畫,俾使袁世凱如願登上金鑾。袁的次子克文(前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外名物理學家袁家騮之父),層勸其父認清時勢,不可悖逆時代潮流,懸崖勒馬,打消稱帝念頭。無奈袁世凱「京華帝夢」正酣,非但不聽兒子諫言,惱怒之下,竟把克文逐出門牆!在袁世凱諸子中,克文才氣最為橫溢,詩文詞曲,金石書畫,靡所不精,這首律詩,當時頗為膾炙人口。
袁世凱一意孤行,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全國反對唾罵聲中,做了八十三天洪憲皇帝,羞憤病倒,就此一瞑不視。
據稱,在袁世凱臨終前,多次呼喚克文的名字,慨有當初不聽兒子所勸,嗟悔無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