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雖早已進入「八卦戰國」時代,但隨著網路與資訊傳播方式日新月異,媒體蒐集資訊與創造議題的本事更甚從前,聳動報導往往能主導議題走向,甚至創造議題,但部分媒體創造議題的方式,有許多是以「網友說」開始,而網路匿名方式所創造的反諷、激化及酸化言論,雖使報導面廣闊,易吸引閱聽者,卻在無形中激起社會對立,與人性的潛在惡性。
這些報導是從PTT網友的意見取材,而網友因匿名,言論的表達直接,也不修飾,特別是煽動與激化的言語,因易獲得媒體報導,甚至在比誰講的惡毒;只是,在議題淡化後,往往徒留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甚至互不信任的結果,對議題是否有助社會發展,或釐清真相,就沒人在乎了。
雖然媒體的輿論壓力,常使政府調整政策,發揮了第四權,但有愈來愈多的論者,對媒體極端化的報導方式反思,不斷要求媒體自律,筆者期望媒體對取材報導能點、線、面俱到,即使創造議題也要兼顧專業與理性,避免形塑意識形態。
謝麗秋(台北市/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