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苗栗訊】國立卓蘭實驗中學發展舞龍技藝十年,近年從傳統的競技龍逐漸轉型,將舞龍結合音樂、視覺、表演藝術,成為可以登上舞台的表演,今年推出的「荷花龍」就結合舞蹈演出,師生更赴大陸帶回「七巧龍」,將改編再創新,要在明年建國百年燈會再次讓觀眾驚豔。
卓蘭實中學務主任王翔星表示,十年前發展舞龍之初,校方為確保學生透過舞龍可有順暢升學管道,積極參加國際競賽,讓卓中的舞龍與國際接軌,並打出亮眼成績,學生也透過四處參賽觀摩,體會各地舞龍文化,彼此學習。
去年起,卓中舞龍隊開始將傳統舞龍加入舞蹈、音樂等表演元素,推出「荷花龍」;學生手持荷花舞動,拉開花瓣就成龍身,盼藉此將舞龍技藝提升,登上大舞台演出。今年中旬,師生再赴大陸交流,帶回「七巧龍」,正研究改編成「彩帶龍」,將在建國百年燈會演出。
負責舞龍珠的張芸洳說,強調「舞蹈」元素的舞龍,著重的並非套路難度,而是舞台表演效果,當初設計荷花龍身與荷葉,光選布料做了四套不斷實驗,才找出最佳效果。
這次七巧龍龍身沒有骨架,而是類似彩帶布條,學生希望將多人演出的七巧龍改編成單人可舞動的「彩帶龍」,正在設計新龍具,以觀眾欣賞的角度改良龍皮、龍頭,還打算在龍身上鏤空加裝燈泡,符合「燈會」主題。
舞龍隊的吳俊儒說,每次編排、設計遇到難題,隊員難免爭執,但最後都會同心協力解決問題,一起在舞台呈現最好演出,接受觀眾鼓掌時,成就感更高,而演出幕後工作的歷練,也是一般高中生學不到的經驗。
卓中體育組長陳明信說,學生除建國百年燈會演出,也積極為明年亞洲舞龍公開賽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