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星雲大師早在五十多年前,就領導一批佛教青年,製作《佛教之聲》、《覺世之聲》、《信心門》等電台弘法節目,可謂開佛教「空中弘法」之先河。而隨著佛教國際化的腳步,佛光子弟像種子般,隨著星雲大師的法音揮灑,遍地開花。
美加電台弘法因緣
二○○○年九月,永固法師奉派至加拿大多倫多道場,由於聽聞居住遠處的信眾因交通不便,「無佛可拜、無法可聽」,於是製作《歡喜自在》廣東話弘法節目,以及《心靈花園》中文弘法節目,開啟了加拿大電台的弘法因緣。
六年後,永固法師前往美國紐約,因不忍紐約客緊張的生活步調,又製作了《人間好心情》電台弘法節目。
去年底,他回到佛光山叢林學院,因緣際會下,又將於明年初推出《叢林之聲》空中弘法節目,並於佛光山網路電台及叢林學院部落格播出。
不僅是佛光山事業單位,所有的廣播人員都懷抱傳達真、善、美的普世價值,與淨化人心的社會責任,透過音聲,將積極正面的思想傳達給聽眾朋友,充滿信心、歡喜、希望、方便的節目內容,讓幸福的感覺,能無遠弗屆的瀰漫在海內外的時空中。
空中讀書會受歡迎
我於周一至周六中午時十二時播報全國廣播整點新聞,新聞結束後,分享星雲大師刊登在《人間福報》上的專欄,從「迷悟之間」、「人間萬事」到現在的「星雲禪話」,都獲得熱烈回響。此外,周日上午八時,我也以空中讀書會的型態主持「悠遊人間」,和聽眾分享人生旅程的酸甜苦辣,更邀請學者接受專訪,不論來賓或聽眾,都充滿向上提升的期許,使空中廣播這一畝田園,在「愛」與「慈悲」的灌溉下,更顯「幸福」。
幸福是什麼?「當我下班回家抱起女兒,女兒滿心歡喜告訴我:爸爸,你每天都能回家吃晚飯,我覺得好幸福喲!」嘉義嘉樂廣播電台的張建宇,分享一位聽眾call in訴說幸福的感覺。「幸福,就是觀念轉變的時候。」張建宇喜歡和聽眾分享生活中的幸福,以正向觀念鼓勵聽眾,「當幸福來敲門時,要展開雙臂迎接它,不要輕易讓幸福溜走」。
廣播開啟學習之窗
廣播節目除了給予聽眾幸福與動力外,也對某些特定對象表達關懷。「在我的工作內容中,常會碰到新移民姊妹,她們遠渡重洋來台,不也是想要建構屬於她們的幸福嗎?」主持台北快樂廣播電台《幸福的花園》的丹萱,從新移民姊妹的身上,感受迴游的鮭魚找到回家方向的力量││每個生命都有各自尋找幸福的能力。
廣播節目除了分享生活點滴外,也是一種好的教育媒介。教育廣播電台高雄分台的蕭靜雯認為,廣播媒體具備易得性、時效性、不受時空限制等優勢,提供更寬廣的教學管道,是學習的方式之一。「衷心期盼能為聽眾開啟一扇學習之窗,希望透過節目,我們都能豐富心靈,提升生命的品質,進而照見生命的光亮。」
二千多年前,佛陀的法音穿越了時空,由印度傳入中國;現在乘著資訊媒體的翅膀,佛光山的空中弘法將佛陀的智慧送往全世界,希望在廣播媒體的平台上,以真誠的語言和善念為出發點,讓社會充滿歡樂,帶來幸福和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