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北之地 無限生機

陳維滄 |2010.12.04
707觀看次
字級

文與圖/陳維滄

北極海一片荒冰,景色與生態單調。最精采的莫過於北緯八十度一帶,多變的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態。

北國生態 教人驚喜驚嘆

世界最北的陸地史瓦巴特群島,也是世界最北的殖民地,總人口只有二千多人。地處北緯七十八點三度的首府長年市(Longyearbyen),位於斯匹次卑根峽灣邊,冷清得只有一條街。附近的房子漆著紅、橙、翠綠、海藍,整齊排成一列,鮮豔的色彩溫暖了冰荒野地的單調,遠遠望去,像是繪本中的童話小屋,令人莞爾。

史瓦巴特群島一帶是北極熊出沒最頻繁的地區,我們乘著小艇,跟隨法國籍探險領隊Delphine,沿著Ckrosfjorden峽灣航行追尋熊跡。雖然此趟只看見寥寥幾隻熊,但北國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教人驚嘆。

小艇隨著海浪旋律飄搖,欣賞壯麗的摩納哥冰河(Monaco Glacier),海面平靜如鏡,倒映著蔚藍的天空,感覺有如幻影,卻又真實存在。

 三趾鷗(Black-legged Kittiwake)悠游波光水影間,隊員衣著的鮮艷色彩倒影水舞,妝點這片寧靜的世界。寧靜中,偶爾傳來一陣冰塊的迸裂聲,緊接著,是嘩啦啦水花四濺的聲音。

每天搭乘小艇巡遊,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各種鳥兒從天飛過,與我們一同遨遊冰海,海象慵懶地享受日光,偶爾可見北極熊在小島上漫步。

最讓人驚豔的,是一座海鳩(Guillemot)棲息的「摩天城堡」,我仰望六十萬對海鳩,塞滿高聳崖壁中的岩縫,吱吱嘎嘎的鳴叫聲,震天迴響。據說,海鳩的蛋演化成梨形,不易因滾動而落海,但,哪知山崖的另一面,可能會有北極狐悄悄的來偷蛋。低下頭來,卻見北極鷗(Glaucous Gull)正在崖底享用美食,想必牠是趁小海鳩從岩壁飛落時,迅速劫持。

生滅輪迴 遍布苔原之島

我們登陸安多雅(Andoya)苔原之島漫步,探險隊長一路為大家解說地貌及生態。大家亦步亦趨跟進,隊伍前後各有一人荷槍實彈保護,可千萬不能自由行動,因為北極熊隨時可能出現!

  我們踩在永凍的土地上,燦爛的陽光已褪去了地表的冰雪,苔原換裝成綠色青苔衣裳,生機遍布,迷你的小花草抓緊了短暫的夏天成長開花,世界最小的樹(Salix minuarfa)努力吸收營養,只長兩公分就開花了。我們腳底下的土地底層終年結冰,不久後冬季來臨,整個苔原都將被冰雪覆蓋,又恢復一片荒涼,周而復始的生生滅滅。

我們也曾巧遇兩隻馴鹿,忙著在短暫的夏天啃食地上的青苔。想起了影片上曾看過馴鹿每年一次的遷徙,牠們邊走邊吃日夜兼程,向北方行走長達數百公里,這畫面該是多麼壯觀。

  但是,我們人類造成的全球暖化,卻讓北極地區的溫度節節上升,使雨季加長、雨量增加,苔原變得更加泥濘,屆時更不利於馴鹿的遷徙。

惡劣環境 體悟眾生平等

一趟豐富的生態巡禮,讓人感動於生命的美好。我們的探險隊長是生態學碩士,她曾說:「在地球上,僅少數淨土之一的環境下,與野生動物將近十八個月的相處,將改變你對生活遠景的觀點。」

  的確,親身走一趟北極,親眼目睹北極的壯美,親自感受在這般生存條件惡劣的環境中,每種動植物都把握著僅有的機會,努力的存活,生命的堅韌著實教人感動,也讓我深刻感受佛法中的「眾生平等」與「因果律」。

如果我們繼續以人類為中心,無法謙卑的與世間萬物和平相處,只顧短期經濟利益,犧牲動、植物等生命的生存權利,而冰蓋融化和化學汙染的現象得不到控制,那麼北極熊和北極的所有動植物,都將成為一種傳說,那麼人類又將如何呢?近年來的水患、天災不斷,不正就是大自然的反撲結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