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錕夫人見證 分享失智照護

張雅雯 |2010.11.30
840觀看次
字級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被尊稱「光纖之父」的高錕教授,八年前被診斷罹患阿茲海默症,不過高錕沒有被疾病擊倒,常微笑出席各種公開場合,包括去年親領諾貝爾物理獎,他的夫人黃美芸表示,陪伴失智者的原則就是讓他睡飽、吃飽、多運動,自然不容易亂發脾氣,且能維持硬朗的身子。

黃美芸昨天應國家科學委員會與台灣失智症協會邀請演講,分享照顧高錕的心得,她表示當初對阿茲海默症沒有警覺,所以當高錕開始遺忘錢包、搭錯電車,還以為只是正常的老化,直到狀況愈來愈嚴重,進行檢查才發現小腦海馬迴已萎縮,因此語言與邏輯能力開始喪失。

然而現在見到高錕,依舊氣色極佳、仍可出席公開場合,黃美芸指出,失智使得高錕的大腦CPU跑不快,所以她會控制外出時間,並讓他有充分休息,因此能夠以最好狀態面對大眾;平時則採用少鹽、低脂的健康飲食,且鼓勵高錕多運動來鍛鍊肌力,所以除了失智,高錕並沒有其他慢性病纏身。

黃美芸認為,阿茲海默症並不是見不得人的家醜,她認為應該更像癌症一樣,讓大家對警訊有更清楚認識、能找到更多解決良方,所以她願意公開出來呼籲大眾重視失智症,並且在香港成立基金會,希望替失智症多做些事。

雖然黃美芸心知肚明,以前那個聰明敏銳的先生,已經逐漸變成不一樣的人,心中悲痛感著實難以癒合,但她感性的說,與先生共度了四十年美好時光,不論未來如何,她都接受命運的安排。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邱銘章表示,高齡仍是失智症的主要風險,目前治療上沒有特效藥,建議從小多學習、增加腦部刺激進行大腦儲備,能延緩發病的時間與嚴重度,可降低失智症對家庭的衝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