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總能捕捉到一般人視而不見的視角。
喜歡看紀錄片的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幼兒園》,終於找到創作者,才發現導演還拍了更神奇的《舟舟的世界》,以及失落的貓熊生活《英和白》。

初看《幼兒園》,因久仰大名而忍不住從網路上下載,很克難地在電腦上看完,卻被吸引得忘掉盯著螢幕的不適,以及畫面的品質不良,驚訝於攝影與剪接的完美,尤其是許多的特寫鏡頭,竟能捕捉千鈞於一髮之際,讓人看見了平常根本無法覺察的人生劇場,小小孩的世界,竟不亞於成人的複雜度,卻揮灑得更自由豪放,而教人忍不住大笑,原來一個人的長成,從來都是如此。
張以慶導演在《舟舟的世界》旁白裡說,每一個生命的存在都很重要,不管他是誰。然《幼兒園》的呈現,卻縱向地告訴我們,任何的年齡,都不能忽略其自主性,與獨一無二的人格。無論是橫向或縱向的視角,尊重,才能還原存在的本質,一如導演在《英和白》裡,讓我們明白即便是動物,亦如是;只要是活著的生命,都該獲得應有的尊重。
《幼兒園》裡有許多精彩的對白與幼兒的表情特寫,我們在進行紀錄片影展短片預告剪接時,剪接師說:「看到那些小孩,太讓人驚訝了,整部片子毫無冷場,真刺激!」一個孩子不願意上學,在大人眼中是小事一樁,對孩子來說,那是全世界的崩塌,成人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尊重」孩子的感受?小孩拉著媽媽、老師拉著小孩,在教室門口僵持不下,孩子說:「老師,請不要跟媽媽搶我!」大人肯定啞然失笑,但孩子卻如此真切地哭泣而不知所措……
《舟舟的世界》更不可思議地觀看著弱智孩子的生活。若遮住他那張容易辨識的臉,你很可能會以為他是神童;尤其是他畫了京劇的臉譜後,沒有人看得出他的不同,而只看見他精準的唱腔與動作。他可以精確地模仿古典樂指揮大師,渾然忘我地沉浸在氣勢恢宏的旋律裡;他也可以很嚴肅地模仿其他的行業,如模特兒走秀……他的父親是低音大提琴手,一絲不苟地教導他生活細節,讓他殘而不廢地與人相處;於是,即便是親人不在身旁,照樣能優游自得。
《英和白》是訓獸師與熊貓之間漫長的十四年寂靜,沒有舞台和掌聲的日子裡,被圈養的動物,得到了寶貝般的帝王生活。心甘情願,相伴一生,似乎是異常地少見,卻很可能是彼此取暖的另類人生?
我沒有見過張導,卻彷彿在他的作品裡認識了這個人,他的鏡頭會說話,而且柔中帶剛,沒有火氣地宣稱:請彼此尊重!只要是生命,都理該得到等同此心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