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教育部昨天舉行九十九年度社會教育有功個人及團體表揚,共有二十八人與三十個團體獲
得社會教育公益獎,教育部長吳清基讚揚得獎人「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向上提升的基礎,公益服務更代表國家的生命力!」,期待人人像他們一樣多做好事、常說好話。
佛光山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左一)、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右二)、祟善童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耀淳(右一)領取社會教育公益獎後,與教育部長吳清基(左二)合影。圖/記者邱麗玥
吳清基表示,有社會教育的推動,學校教育才有更好的發展,今年教育部訂定每天至少閱讀三十分鐘、運動三十分鐘和日行一善的「三三一」學習密碼,得獎者獲選的原因,就是把德育、尊師和重孝道列為優先。
蒞臨頒獎的行政院長吳敦義指出,得獎者和跆拳選手楊淑君、愛心阿嬤陳樹菊一樣,都以國家、社會為榮,尤其像楊淑君遭誣判,傷心之餘仍不忘提醒勿忽略其他隊友榮耀,也不要遷怒韓童,這些作為都是台灣良善、質樸、勤奮的象徵,是國家的寶貝和資產。吳敦義並以「佛光普照」比喻宗教團體為社會付出的用心,大家都看得見。
團體獎代表、耕莘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高明瑞表示,社教公益獎的意義在告訴默默服務的人,政府「看見了」。
個人獎代表崇善童軍基金會董事長李耀淳表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曾指示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九字帶領童軍團,現在童軍到各地救災、關懷獨居長者,不只自我成長,也福利社會。
所有得獎者來自各行各業,李金葉是嘉義松鶴老人服務中心的義工組長、林寶鸞是桃園縣警察八德分局輔導員、徐毅宏是天文科教館技正、陳文榮在美濃客家庄任教學農場庄主、蔡惠玲是彰化聖家啟智中心教師、慧傳法師是佛光山都監院長等,他們的共通點就是把自己奉獻出去。
高雄縣中山工商職業學校因為「凡進校門,一切皆教育」的理念,並融入佛陀精神,守戒律、重利益共享、言語和善,成為團體獎中學校類的唯一得主;今年還有少見的企業類如微星科技和新竹貨運,以莫拉克水災熱心運輸物資而獲獎;宗教團體獎由佛光山南屏別院和嘉義市敦煌廟獲得。
去年受金融風暴影響,部分學生被迫輟學,為鼓勵學生受教,社教公益獎暫停實施,然而社教是現代人渴求的,所以今年恢復,今天至周日,台北捷運中山站地下人行廣場將展示各人得獎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