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日本奈良東大寺鑑真大師坐像將於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十二月七日回到揚州「省親」,將在鑑真圖書館公開展示。這是繼一九八○年四月鑑真塑像首次返鄉「探親」後第二次回到家鄉。
一九八○年四月回中國探親時,在揚州和北京曾受到五十多萬中國人民和佛教徒的瞻禮。
東大寺鑑真像回揚州省親活動,歷時十六天,共有八項活動,展出期間將舉辦首屆中國揚州「鑑真杯」國際書畫邀請大展、鑑真大師坐像回揚州省親迎奉儀式、鑑真路開通儀式、鑑真大師坐像回揚州省親揭幕儀式、第二屆鑑真精神論壇、前國務委員唐家璇「揚州講壇」演講等多項活動。
揚州是鑑真大師的故鄉,公元七百四十二年,日本遣唐使到揚州邀請鑑真大師去日本弘法,歷經十二年艱辛、六次東渡終獲成功,為日本帶去了盛唐的璀璨文化,開啟了揚州與日本友好交往的歷史。
公元七百五十四年四月,鑑真大師在東大寺大佛殿前設立戒壇,為聖武太上天皇、光明皇后、孝謙天皇為首的僧俗眾人授菩薩戒。公元七百五十九年,鑑真大師在平城京(今奈良)創建唐招提寺。千百年來,鑑真大師在日本家喻戶曉,被日本人民奉為律宗開山祖、天台宗先驅、醫藥始祖、文化之父。
在日本,鑑真大師坐像有兩座,一座是陳列於奈良唐招提寺的鑑真乾漆像,是日本國寶級文物;另一座是奈良東大寺木質鑑真大師坐像,也是日本國家級重要歷史文物。
放置於日本奈良東大寺戒壇院千手堂中的鑑真大師木雕坐像,高七十八點二公分,是江戶時代保存下來的日本國家級重要文物。
東大寺鑑真大師坐像是在享保十八年(一七三三年)重建現在的戒壇堂時所造。據鑑真大師傳記《唐大和尚東征傳》所示,鑑真大師在生前曾授意弟子思託為自己在戒壇院建造影堂(祠堂),但未能如願。本坐像雖是江戶時代所制,但從完成鑑真生前遺願來說,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