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少子化現象衝擊大學生源,加上高齡化社會,許多大學近來轉向開發高齡教育市場。教育部最近公布「樂齡大學計畫」,共有五十六所大學獲准試辦五十五歲以上的高齡教育,比起今年度的「樂齡學堂」,試辦校數暴增一倍,更是前年四倍,大學積極經營高齡教育的企圖心不言可喻。
「樂齡大學計畫」共計將開辦七十七個班,預估可容納二千二百名五十五歲以上中高齡學員,比第一年試辦僅八百人次,成長將近三倍,教育部更砸下一千五百萬元補助金,每班補助四十二萬元,協助各大學試辦高s齡教育,都創下教育部推展大學高齡教育的新高紀錄。
官員表示,大學對試辦高齡教育展現高度興趣,尤其私校最積極,部分私校校長更親自帶隊到教育部報告,大陣仗備齊資料爭取試辦機會。剛審核通過的「樂齡大學計畫」,今年就有八十三所大學申請,已占台灣的大專校院數的一半,教育部最後核准五十六所開辦,也創下高齡教育試辦以來的新高。
從高齡教育計畫的名稱,也看出大學推展的速度與規模。第一年的名稱只是「老人短期寄宿學習」,第二年更名「樂齡學堂」,今年更改為「樂齡大學」。課程時間也從五天四夜的老人大學生活體驗,逐漸擴大為十八周、每周安排九節課的帶狀學習。
教育部社教司長柯正←分析,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預計民國一百一十四年更會進入超高齡社會,顯然目前高齡教育已從短期逐漸轉型成長期。
另外,「樂齡大學」也同意大學可以收取部分學費。根據計畫內容,每人每學期以三百元為原則,柯正←說,高齡學習者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加上課程規畫可能會有外地教學等經費,因此教育部允許大學可酌收費用,等大學試辦高齡步上軌道,教育部才會縮減補助金額。
為加速建立高齡教育市場,教育部也放寬限制,過去試辦限定參加者須年滿六十五歲,今年下修至五十五歲,希望讓更多高齡者,以及沒念過大學的阿公阿嬤體驗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