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頂著滿頭滿身蓬鬆的長毛,這種長得很像英國古老牧羊犬的狗狗,其實有一個很酷的名字││驅鬼犬(Sapsaree),和珍島犬同為韓國土產犬,原產於朝陽半島的東南部地區。這種狗的名字,在韓語中有「驅除厄運」的意思。
在國際愛狗人士之間,驅鬼犬的知名度雖比珍島犬略低,卻同被列為國寶,而且同樣富有傳奇性。從新羅時期開始,韓國的民間傳說中就有驅鬼犬的記載,在古畫之中也可以看到牠們的形象。由於牠們被認定有驅除惡鬼的能力,因此自古以來廣受喜愛;相傳新羅名將金庾臣將軍更把驅鬼犬帶到戰場上去,充當軍犬。另一則傳說則提到,一位貴族在宴罷歸家時,醉倒在河邊,而且不小心引發了火苗,隨行的驅鬼犬一次又一次跳入河中,讓河水濕透毛皮,再跑回去為主人撲火,最後犧牲了自己的性命,才把火撲滅,救回主人。
雖然外形看似憨態可掬,平時性格也相當溫柔,但「驅鬼」的名號卻不是空穴來風,只要認定主人「遇到危險」,驅鬼犬會馬上挺身護主;同時,牠們也不喜歡有別的狗「入侵」家園。一旦真的受到攻擊,更會一改友善的形象,作出無情的反擊,直到飼主制止,或是自己力竭為止。
驅鬼犬屬於中型犬,毛色多樣,包括金黃、橘紅、棕色、胡椒灰等,甚至有混合色。雄性成犬的平均身高、身長約五十二公分至五十七分分,體重十八至二十八公斤;雌性成犬則為四十八至五十五公分,重十六至二十五公斤。
在日本殖民統治時代,驅鬼犬遭到日軍大量屠殺,毛皮製成禦寒的外套,供給駐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在戰後最初的數十年間,又因為經濟原因未能及時復育,直至一九八○年代中期,純種的驅鬼犬僅剩下八隻。當時從美國完成遺傳學博士的河智鴻(Ha Ji-hong)回到韓國,決定繼承父親的事業,結合傳統培育方式及先進的基因技術,進行驅鬼犬的復育。
河智鴻表示,「驅鬼犬將永遠消失」對他來說是一個極震撼的衝擊,儘管擔任畜牧系教授的父親提醒他,投入復育事業將需要鉅大的資本,他還是接受了挑戰,決定不惜賠上祖傳的農田,也要承擔這個使命。一九九二年,韓國政府也開始關注驅鬼犬復育的重要,而在經費上予以支援。
現在,在繁殖中心已有五百隻符合育種資格的驅鬼犬,在尋常的南韓百姓家,則飼養了超過一千二百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