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年獲首屆金漫獎「終身成就獎」的台灣漫畫大師劉興欽,決定將珍貴的台灣民俗畫作原件共一百八十件,寄藏台灣歷史博物館,作為研究、展示與推廣教育的重要資料。劉興欽是台灣知名的漫畫家及發明家,代表作《阿三哥和大嬸婆》、《機器人與阿欽》系列,早年陪伴不少人度過童年時光。
劉興欽很慶幸生於貧窮,因為事事要自己動手,養成他隨時觀察的習慣,所以在他的畫作當中,把許多先民的生活方式用畫作記錄下來。他創作近三百幅畫作,包含台灣早期的生活影像、民俗風情、童年記憶等,用畫作串起台灣早期人民生活記憶,彌補台灣這段文化空窗期。
劉興欽表示,曾因嚮往美國而在國外居住一段時間,「一個人不離開家鄉,永遠不覺得家鄉的美好。」在美國心生以圖像記錄小時候回憶的想法,之後他便致力「台灣民俗紀錄」畫作。其中「喬遷圖」圖幅長七百五十公分,寬四十二點四公分,圖卷頭至卷尾描述屋主率領長列隊伍搬遷,攜帶古早家當、器皿、農耕用具等,描繪台灣古早味。
「希望透過博物館的典藏技術,保存劉興欽優秀珍貴的畫作文稿,供研究推廣用。」文建會主委盛治仁指出,劉興欽畫筆下的大嬸婆,是民國四十年至七十年出生民眾的童年共同記憶,他相當佩服劉興欽全心投入創作的精神,高齡七十七歲的他還持續在創作。
台史博也表示,該館的館藏中,收藏許多常民生活文物,剛好與劉興欽生動寫實的民俗畫作互相印證。他的畫作極具獨創性,想像豐富、畫風大膽,且都經過考證,具有時代性,為昔日台灣社會生活的縮影,堪稱台灣文化重要資產,可以喻為台灣版的清明上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