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云真專題報導】網路是交流的平台,更是促成團購風潮的一大利器,但這迅速發展的另類商業模式,好壞也分明,團購達人拉拉就指出:「團購好處多多、壞處也不少」。
好處不用太著墨,眾所皆知的是不需實體店面,自然減少大量人力與成本,售價當然就減少;不用出門就可購物,自然也省了交通費,並透過這樣的集資購買,享有相當的折扣,越多人買還能省運費,這對精打細算的消費者、店家,無疑都是最好的選擇。
常擔任揪團購的拉拉,對團購可是又愛又恨,身為網路部落客,就得時常留意線上團購的動態,無論是那個店家出新產品、或是店家有新的促銷方式、試吃活動,就得替網友們先把關,雖然團購可省錢,但繁瑣的訂購流程,卻常折煞一堆揪團的主客。
擔任團購主揪的小元,對團購也感觸頗深,她說,團購有分「和好朋友一起」或「和陌生網友」,如果和好友一起團購食物類,比較麻煩,因為好朋友比較會拖拖拉拉,想要見面再取貨給錢,有時拖到食品都快要過期了,最後得自己吸收且拿不到錢,因此,通常比較喜歡現金交付的網友團購,但通常都以三、五人為限。
此外,還得注意「不肖網友」打著合購的名義,在騙取經費後逃之夭夭,被騙的案例還挺多,大多報警或是只能自認倒楣,因此,慎選團購的對象以及揪團的主客,也十分重要。
小元說,會團購的人多是為了省錢,但團購並不「便利」,反而很麻煩,只是許多需要團購的生活用品,其品牌不是大賣場常見的,例如藥用洗髮精,如果去指定藥局購買,單價也比較貴;而團購遇到問題,要退貨,通常會透過主揪向廠商反映,然後廠商有義務主動回收物品,如果沒有,就得採取法律途徑。
對店家而言,團購訂單量大,同時也考驗店家的備貨量與品質,以日前某家團購夯品,就因量大只要求快速出貨,品質卻沒做好把關,而遭大量消費者退貨,消費者訂購,卻買到劣質品,心情一定大受影響,店家的傷害更大,好不容易建起的口碑,此時就為之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