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十一日公布十月份各項經濟數據,其中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百分之四點四,漲幅比上月擴大了零點八個百分點,創二十五個月以來的新高,大陸通膨壓力進一步高漲。
人行調 準備金率
據報導,中國新增人民幣貸款達五千八百七十七億元,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增長百分之五,漲幅比上月擴大零點七個百分點,環比(報告期水平與前一時期水平之比)上漲百分之零點七。此前業界即普遍預測,該數據可能達到或超過百分之四,創年內新高。
就在該數據公布的前一天晚間,人行宣布自十一月十六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零點五個百分點,以收縮銀根,這是大陸央行年內第四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說,這次價格上漲是結構主導型的價格上漲,最顯著的是食品類價格和居住類價格。由於十月食品類價格上漲百分之十點一、為CPI貢獻了百分之七十四,居住類價格上漲百分之四點九、為CPI貢獻了百分之十六點六,讓CPI居高不下。同時,某些國家啟動新一輪的貨幣寬鬆政策後,進一步推動原物料和農產品價格,對中國國內價格走勢會產生影響。
原油漲 增加成本
除了成本推動和流動性充足之外,盛來運分析,食品價格大幅上漲還有兩個原因:
一是外國農產品漲價以及大宗商品漲價,特別是由於部分國家乾旱、糧食減產,農產品價格上漲對大陸國內價格產生影響;同時原物料價格大幅上漲,特別是原油價格,直接影響到包括農產品在內的生產成本增加;第三季以後來自外國的流動性推升價格。
二是自然災害多發、重發,例如十月份蔬菜供應地海南發生洪災,對大陸當月食品價格上漲產生很大影響。
盛來運說,目前大陸物價上漲壓力加大,宏觀調控壓力也加大,要實現全年價格調控(CPI上漲百分之三左右)的目標,必須付出更大努力。
抗通膨 金融反彈
分析師指出,中國高通膨時代已經來臨,中長線配置推薦抗通膨類股,像金融股、資源股已率先反彈,大盤藍籌股重新活躍,顯示市場氛圍利多。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稱,根據國家農業部及商務部監測的數據,中國食品價格十月以來總體仍處於上漲過程。
唐建偉估計,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導致的需求下降以及正翹尾因素(上年商品價格上漲對下一年價格指數的影響部分)消失等下拉因素增加,未來兩個月CPI將逐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