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過去三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減少一千零四十八人,在全國各路口指揮交通守護民眾安全的義交、導護義工、老師是重要的幕後英雄。交通部昨天頒發道路「金安獎」,表揚兩百零四位默默付出的交通英雄。
高齡七十八歲的苗栗縣信德國小導護義工江楊玉英,是今年金安獎最年長的受獎人。三十年來,她每天早上六時五十分,一定穿上反光背心,準時出現在校門口,從中年到老年,用笑容和行動,守護無數學童安全上學,是老師和學生口中敬愛的「江媽媽」。
另一名祖父級的導護義工謝榮秋今年七十歲,十五年來不論刮風下雨,甚至腳受傷,只要上學日,他一定每天準時到桃園縣中壢國小報到。他還是小朋友眼中神奇的「玩具醫生」,殘破的玩具到了他手中,總能化腐朽為神奇。
特別的是,今年金安獎獲獎的義交中,有三名女性,她們憑藉服務熱忱,十幾年來在繁忙的街頭指揮交通,遇到車禍事故,更是趕緊放下工作幫忙救助傷患、疏導交通。
獲獎的張鳳英是單親媽媽,早年為了扶養一對兒女,白天在漁港冷凍場工作,晚上開計程車,十二年來還抽空當義交,每周兩個小時義務指揮交通。
她說,剛開始指揮交通時,曾被駕駛大罵,令人感到很挫折,如今獲獎,讓她驕傲地說:「女性要靠自己站起來!」、「自己好手好腳,不要靠政府補助。」
據衛生署統計,八十四年全國車禍總死亡人數高達七千四百二十七人,去年降到三千四百六十四人,是歷年來死亡人數最低的一年。
警政署的統計也顯示,九十五年至九十八年A1類(二十四小時內死亡)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從三千一百四十二人減少到兩千零九十二人,三年減少一千零四十八人,平均每年減少三百五十人,降幅高達三分之一。
交通部道安會表示,針對當前道路交通問題,已經把「騎乘機車」、「高齡者」、「酒後駕車」訂為交通事故三大防制重點,並推動「禮讓行人」,希望能更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減少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