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云真台北報導】經過六個小時討論,環保署環評大會昨天有條件通過「蘇花公路改善計畫」環評審查。交通部長毛治國表示,預計年底前公告,明年春節前後發包動工,民國一○五年蘇澳到東澳路段將先通車,一○六年全線通車。
本案二十四天通過環評,創下重大開發案最快通過的紀錄。
環保署昨日召開蘇花改環評大會,進行關鍵的決定,場內討論熱烈,場外氣氛卻緊張,兩派持正反意見的人馬爆發衝突,環保團體質疑地質資料不全,但花蓮縣議員與部分地方代表則認為,地質變化不會太大,也痛批環團為反對而反對。
環評會中,正反雙方分別提出意見,多位學者專家認為報告中的地質、水資源資料不完整,但評審委員認為,並沒聽到可行或更有利的建議,經過綜合考量,集結環評委員、專家學者、各方意見、開發單位的答覆及採取的減預防措施後,在沒有投票表決的情況下,採共識決直接以上次專案小組初審的建議案作修改,做出「有條件通過」的結論。
環評大會以附帶條件方式,作為施工參考,包括東澳隧道、中仁隧道採雙孔施作,施工期間對於生物的指標、空氣品質、噪音標準,也都要進行監控,如果超過標準值就要立即停工;爭議最大的地質問題,將依地形、地質及周邊環境條件,規畫原有水脈的維繫、湧水後的再利用,或供地下水補注的設施,進行長期監測。
蘇花改工程預計投入約四百六十五億元經費,以隧道貫通的方式,將蘇花公路截彎取直,分為蘇澳—東澳、南澳—和平及和中—大清水等三個路段實施,並分九標進行,除和平高架橋明年四月動工外,其他隧道為明年十月動工,日前嚴重坍方的蘇澳到東澳路段一○五年可通車,總共開鑿八個隧道,工程範圍合計三十八公里。
完工後,預估未來從蘇澳到崇德的車程,可從原本二小時縮短成七十二分鐘,省下四十八分鐘。
爭議多時的蘇花改議題確定通過後,也引發環保團體一片撻伐,環保人士痛批,這樣的環評過程太草率,有相當大的疏失,也憂心未來的施工隱藏大危機;荒野保護協會保育部主任周東漢表示,後續不排除循法律途徑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