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全球三千佛弟子,齊聚佛光山參加在家五戒菩薩戒戒會。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人間社記者梁美圓大樹報導】「人生道路要有目標,認清方向才能邁開大步。」「你們願意珍惜自己、培養自己,讓別人在你身上,看到受戒後與眾不同的訊息嗎?」佛光山二○一○年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戒會教授阿闍黎尼永固法師,昨日於東禪樓,以「青年四力與菩薩四心」與兩百多位受戒的青年座談,青年以熱烈掌聲回答:「我願意。」
承擔壓力 忍耐挫折
「假設自己是哈佛大學第一名畢業,健康檢查一百分,年收入十億台幣,這樣就是最快樂嗎?」「不要被電腦玩去你的生命、時間、品格」,永固法師以「快樂地圖調查」及「玩電腦」為喻說明:「電腦只是工具,自己才是主人,現代生活並非像電腦一樣,只有二選一而已,要學習承擔壓力及忍耐挫折。」「物質與精神的價值觀不可人云亦云,要正確認清自己的標準在那裡。」舉出釋迦牟尼佛、玄奘大師及星雲大師在青年時期即成就非凡為例,勉勵青年要以身教來感動他人,如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校長聘請愛因斯坦到校任教席時所說:「只要讓學生看到您,就已經是教育了」
永固法師也以「發大願心設定目標,保持理想單純的清淨心,培養感同身受平等的慈悲心,開發智慧般若心。」菩薩四種心勉勵戒子,他表示:「在成就別人時也會成就自己,不要怕『給』,真正富有的人才給得起;力量從發願來,力量愈用就愈大;遇到困難先整理內心,讓自己安定清淨後,外在的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護初發心 持之以恆
「受戒後『正熱』著的心要如何持之以恆?」「受菩薩戒後要讓家中的狗變流浪狗嗎?」「如何做到慈悲的終極目標及平等心?」面對青年戒子提問,永固法師不改幽默地回答:「打鐵要『趁熱』,別讓它冷掉,切勿淪為『初發心易恆常心難』,如同搭縵衣,要持續練習養成習慣,別分院就是助緣,踏實守本份的持之以恆;不要屈解『戒』的本意,難道戒上沒寫不能養老虎就要養老虎嗎?」此話一出,不僅引來哄堂大笑,也令人心了解戒的意義。
冶煉身心 長養慧命
昨天出堂前,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也引用網路流傳「老鷹七十歲」故事,懇切叮嚀戒子:「任何人沒有經過磨練,難成人上人,不管是千里迢迢或放下工作,甚至身體微恙來參加戒會,都是在經歷如老鷹般身心完全變化的冶煉,都將獲得重生的慧命。」
他期許戒子能透過報紙、網路、別分院及經常回山,與戒常住融和在一起,持續滋長慧命,用自己美好的一面來影響家人朋友及周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