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潮州的大武山上原住民部落,一場排灣族公主婚禮唱歌跳舞長達五小時,族人高興的台下交錯拉著手,圍成大圓圈,跳著大四步傳統舞蹈,並接二連三輪流上台在現場樂隊伴奏下高歌,氣氛high到最高點。隨行朋友贊讚著︰「怎麼每位都像阿妹唱歌啊!」充分展現出原住民能歌善舞的天分,尤其是排灣族,不僅歌聲嘹亮婉轉,在樂器彈奏上的表現更為各族之冠。
在大自然的孕育下,歌喉與身體的律動,隨著山野的風與氣,奔放流動,我倚著山岩,羨慕而拘謹地按捺住內心的蠢蠢欲動。人類與生俱來的聲帶,自幼就放縱奔馳,肢體在山野間勞動舒展,人人都能有這樣的歌喉,誰說不是呢?音樂中的節奏,隨著我們身體的心跳而活,我們的心跳又隨著情緒而波動,成天在鋼筋水泥建築的方塊中生活,城市文明壓抑了我們太多的與生俱來的本能,也侵蝕了隱藏在肌肉血液中的律動與平衡。
我們的聽覺,在城市中長期受到噪音的摧殘,聽力會逐漸衰退。但是,只要耳膜未受到傷害,到寧靜的山野間住上半年,減弱的聽力又會逐步恢復。離耳朵最近的嘴巴,若一個人總是大聲說話,不知不覺中已逐漸傷害了自己的聽覺神經,長期下來,會發現提早聽力退化,出現「重聽」現象。你可能會有疑惑︰那唱歌不會嗎?奇怪的是,音樂的律動化解了音波的振動,沒聽過唱歌會導致聽力受損的例子。
回到台北,打開電視,印入眼簾的是推崇粗食與有機食材的專訪,提供周末回歸山林的方法與計畫。健康的生活少不了歌舞律動,讓我們的嘴巴,輕聲細語,讓聲帶的振動,有如山谷的起伏,悅耳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