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法國第一天,中、法四日簽署總額達兩百億美元(約新台幣六千零二十九億元)的大型工業採購協議,鞏固兩國先前一度緊張的關係 ;雙方並同意進一步推動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
胡錦濤於四日下午抵達巴黎,法國總統沙科吉到機場接機,並以紅地毯、軍禮相迎。兩人先在艾麗榭宮會談並舉行協議簽署儀式,沙科吉稍後以國宴款待胡錦濤。
空中巴士(Airbus)和中國航空、中國東方、中國南方等民航業者簽署四項合約,其中包括向空巴購買一百零二架客機,總價一百四十億美元。電訊設備大廠阿爾卡特朗訊和中國移動、中國電訊和中國聯通簽訂合約,價值十六點六億美元。亞瑞華能源集團(Areva)將提供廣東一家電力公司價值三十五億美元的鈾。雙方還簽署關於共同因應氣候變化、北京故宮博物院和羅浮宮博物館合作、合資成立保險公司等協議,以及生態園區經貿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上述協議的簽署替胡錦濤的三天訪問揭開序幕,法國希望此行能大舉促進法國的高科技製造業出口,並在法國即將擔任二十國集團(G20)主席之際拉攏中國。G20本月十一、十二日在南韓首爾召開高峰會,法國將在會後接任輪值主席。
胡錦濤表示,中方願意和法方就推動G20合作保持溝通。沙科吉則表示,在擔任G20主席國期間,法方願和中方密切合作,在原物料價格、氣候變化等問題上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推動國際貨幣體系改革。
人權團體批評法國總統沙科吉沒有善用這次胡錦濤訪法的機會,呼籲釋放民主鬥士劉曉波。但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四日對此駁斥。兩國外長結束貿易協商後,傅瑩在法國總統府艾麗榭宮對記者說:「這不是中法會談討論的議題。劉曉波違法,也已經被定罪。」
正當沙科吉以晚宴款待胡錦濤,數百名抗議群眾聚集在艾菲爾鐵塔,有些還揮舞西藏旗幟,要求法國多加關切北京的人權紀錄。
儘管法國政府官員在胡錦濤訪問前表示「沒有什麼話題禁忌」,但是在訪問中對人權議題隻字未提,也沒談到劉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