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昶綜合外電報導】大陸北京佛教居士林啟建觀世音菩薩出家日法會期間,展示五件罕見佛教物品,包括龍鱗裝《金剛經》、四體回文浮屠《金剛經》,參拜者絡繹不絕,讚歎其精美絕倫,巧奪天工。
龍鱗裝,又稱旋風裝、魚鱗裝,是中國傳統的書籍裝幀方式之一,最早現於唐代中期。龍鱗裝外形與卷軸裝無異,但舒展開後逐葉翻飛,形似旋風,鱗次相積,其書葉排列似龍鱗、如旋風,形式獨特。由於歷史因素,龍鱗裝書籍製作技術早已失傳,實物也僅存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刊謬補缺切韻》一件。
為解開龍鱗裝的千古懸謎,重現此一失傳千年的裝幀技藝,祐吉齋歷經一年多的試製探索,終於試製成功《三十二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三十二篆金剛經》書籍部分採用明萬曆年間刻印《三十二篆金剛經》為底本,畫卷部分為歷經宋、元、明、清四代五百餘年的《法界源流圖》,以宣紙、真絲綾絹為主體,運用現代先進的宣紙印刷技術,純手工製作而成。全卷舒展開後總長逾八公尺,龍身淨長近五公尺,龍身的葉子全部展開總長約七十四公尺,堪稱佛典巨作。
浮屠《金剛經》寶相為七級浮屠,由塔基自下而上至塔剎,均以回文框相縈繞,又書以四體《金剛經》文嵌於內,曲折回環沿布寶塔周身。四體書法為:「佛卷」三十二體集篆字金剛經浮屠;「善卷」蘇東坡手書金剛經浮屠;「愛卷」趙孟頫手書金剛經浮屠;「壽卷」康熙御筆金剛經浮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