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航太總署」正在籌備一項大膽的計畫:單程的火星之旅,派遣太空人登上火星後,就永遠住在那裡。
它被命名為「百年星際飛船」計畫。負責該項計劃的「航太總署」Ames研究中心主管彼得沃登透露,要實現單程火星之旅,可能需要一百億美元(約三千一百億台幣)的資金投入。
當然,這樣的計畫會引起相關的道德爭論,人們會覺得那些留在火星的太空人等於是被遺棄在遙遠星球,任其自生自滅。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相近,公轉一週則花兩倍時間。
科學家指出,最新研究顯示,單飛往火星就需要半年至九個月時間。比起往返旅程,單程火星之旅耗資更低,而且在現有技術下更容易實現,「百年星際飛船」計畫遂應運而生,將成為人類移民火星並建立永久性基地的第一步。
定居在火星上的太空人,最初會定期收到來自地球的物資供應。但接著要努力儘早在紅色星球上實現自給自足的生活。
沃登說:「事實上現在人類太空計畫的目標,就是要在其他的星球定居。」
沃登建議首先進行合成生物學和人類基因改造等方面的研究。他認為初期的目標是登上火星的衛星,並在那裡進行大量的遠端遙控機器人探索,然後在二○三○年前將第一批太空人送上火星衛星。
但是科學家們認為,首批火星居民其實是與哥倫布等探險家一樣的先驅者,他們為了到達新大陸踏上前途未知的旅程,深知自己以後再也不能回家,甚至可能為此失去生命,這需要極大的探索精神和冒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