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經典名句】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文心工作室 |2010.10.22
15951觀看次
字級

名句誕生

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公孫丑章句下〉

讀懂名句

孟子離開齊國,他隨行的學生充虞在道路上問:「老師你看起來很不高興的樣子。前幾天我還聽老師說過:『君子是不會懷恨上天,也不會責怪他人。』」

名句故事

齊國是孟子心中最適合推行王政、效法周天子一統天下的諸侯國,但是卻在「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過程中,對齊威王逐漸心灰意冷,最後選擇離開。

對於孟子這樣有學問、有德行、有辯才的人,卻遇不到真正的伯樂,或多或少都是落寞的神情,因此才會引起弟子充虞的誤會。事實上,孟子仍保有君子「寵辱不驚」的修養,也確實是「不怨天、不尤人」。

「不怨天、不尤人」是出自《論語.憲問》,後來引申為「怨天尤人」,就是抱怨上天沒有幫助他、別人沒有幫助他。相反的,一個人遭逢困境,如果能檢討自己,不懷恨上天,也不責怪他人,這就叫做「不怨天、不尤人」。另外有一句成語叫做「怨天怨地」,總是懷恨天地、抱怨不休,這與「怨天尤人」是相通的道理。

孟子曾告訴他人,是自己心甘情願、不遠千里來見齊威王,然而不受到知遇,他也是不得已的。事實上,孟子在遠離齊國前,還在邊界附近的晝城上多住了三個晚上,等待齊威王回心轉意。

孟子說,齊威王始終沒有追他回去,這才讓他有不如歸去的想法。所以,孟子是一個識時務的俊傑,不怨天、不尤人的君子。

新說名句

北京大學曾經破格錄取一位「文學天才、數學白痴」的學生,名叫羅家倫,他也是「五四運動」的健將之一。羅先生寫了一篇〈運動家的風度〉,被收錄到國中的國文課本,主旨是教導學生「認識君子之爭」。他說:「有風度的運動家,要有服輸的精神。『君子不怨天不尤人』,運動家正是這種君子。」

羅家倫認為,輸了只能怪自己不行,充實之後再捲土重來即可;別人贏了,心中應該佩服,如果因此怒罵別人,不但無聊而且無恥。這就是告訴我們,人要懂得「輸得起」,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怨天尤人上,把抱怨的時間用來充實自己,才會有翻身的機會。

賴建鵬在《福音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感恩與讚賞〉,他談論到:「能夠向神感恩,向人表示謝意,是人類最美麗的情懷。」賴先生的這句話,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反省。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愈來愈疏離,有時候連一句謝謝都很吝嗇,更何況是心中要懷抱感恩呢?

賴先生進而舉例一位曾被關進監獄十八個月的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 Hoeffer)。作者這樣寫道:「他被關進了牢房,但他不怨天不尤人,卻為看到在監房的庭院裡有一隻畫眉鳥而感謝上蒼。」我們知道看到畫眉鳥對普通人而言,是多麼小的一件事情,但是對於關在牢房中的人,可是件不容易的事。能夠對這樣的小事而感恩的人,其實是有福氣的,因為他用的是上天的眼睛來看世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