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心事】物換星移幾度秋

羅秀美 |2010.10.18
7376觀看次
字級

「物換星移幾度秋」,語出唐代王勃〈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廉暮捲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詩人王勃(六五○-六七六年),初唐人,自幼飽讀詩書,被譽為「神童」,唯英才早逝,得年僅二十七歲。

據說王勃在趕往海南探望任交趾縣令的父親時,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參與了閻都督舉辦的宴會,即席寫下被譽為千古絕唱的〈滕王閣序〉,序末並附這首〈滕王閣詩〉。

趕赴盛會的王勃,當場一揮而就,閻都督在場聽到王勃〈滕王閣序〉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不禁拍案叫絕︰「此子落筆有如神助,真乃罕世奇才也!」當閻公看到王勃又運筆寫就〈滕王閣詩〉時,心中更是大喜,可見此詩之佳妙。

〈滕王閣詩〉附於〈滕王閣序〉之後,往往被淹沒在序文的光芒裡。然而,在歷代吟詠滕王閣的詩歌中,王勃此詩可謂上乘之作,其凝練之美,境界之大,實可與〈滕王閣序〉媲美。而此詩中的「物換星移幾度秋」亦隨之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

詩首句即明白點題,「臨」字特寫出了滕王閣居高臨下之態勢,此由空間入手;接著第二句由歷史(時間)著筆,由當下的盛會遙想當年興建此閣的滕王,乘坐著鸞鈴馬車,來到閣上舉行豪華盛宴,詩人不禁興發今昔盛衰的無常感。

接著第三、四句則細部描繪滕王閣之美,以及南浦之雲飛上畫棟,以及珠簾捲入西山雨的畫面,在在呈現滕王閣的高遠氣勢,和如今的落寞。

因此,第五句「閒雲潭影日悠悠」,便由空間轉入時間,寫出了滕王閣如今冷落寂寞的情景,並凸顯了時光悠悠之感。第六句則將此「物換星移」年復一年的感慨,深刻寄託於其中,因之成為千古名言。

最後兩句,詩人提出建閣之滕王如今安在哉的疑問,其實乃進一步抒發其對衰榮無定數的永恆慨嘆。

末句「空」字正是此詩之眼,問世間永恆為何物?直教人慨嘆終生不止!難怪詩仙李白也有類此「唯見長江天際流」的空茫之感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