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九二一大地震、颱風豪雨及土石流破壞部分的蛙類棲息環境,不過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近年發現,台中縣和平鄉烏石坑蛙類種類及數目逐漸增加,而且首度在當地發現新分布紀錄種黑蒙西氏小雨蛙。
特生中心表示,自二○○一年六月起在烏石坑低海拔試驗站設置四條調查樣線,調查當地蛙類族群數量,當年調查蛙類計七種三十七隻次,到今年五月已經擴增至十二種三百二十三隻次。去年六月更發現黑蒙西氏小雨蛙,這是當地首次調查發現的新分布紀錄種,今年五月再度發現六十五隻次,讓特生中心大感振奮。
特生中心指出,黑蒙西氏小雨蛙是珍貴稀有野生動物,體長約二點五公分,背中線近肩部有黑色小括弧形黑斑,又叫括弧蛙,常見於台灣中南部及東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下的竹林、闊葉林、開墾地及淺水濕地,但因棲息地遭破壞,面臨生存壓力,這次調查發現黑蒙西氏小雨蛙,相當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