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中市一名三歲的語言障礙兒童,從不與人接觸或講話,一年前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接受表達性藝術治療後,現在可以與人互動,並說「你好」,讓媽媽意外驚喜。
在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贊助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昨天成立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執行長潘仕馨表示,只要符合低收入或中低收入資格的兒童,診斷為情緒行為或社會適應障礙,都可以享有免費或半價服務。
先天性視神經發育不全的三歲左右女童「小雨」,全盲還語言障礙。小雨的媽媽說,小雨從不跟人接觸,不講話又愛哭,一年前小雨接受表達性藝術治療,治療前三天不停的哭,第四天後,小雨就願意跟老師互動。
小雨的媽媽表示,女兒從可以在互動中出聲,到現在可以說一句話,連串的改變讓她驚喜,也很激動,現在小雨看到人會主動說「你好」。
兒童發展與行為科主任郭煌宗表示,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主要是指溝通障礙、情緒障礙、行為困擾的兒童,例如過動兒、自閉症或智能不足的孩子等都是治療對象。
郭煌宗說,兒童發展問題具連續性的長遠影響,特別是負面情緒行為。過動、自閉和磨娘精型的兒童,更隨著年齡增長而更加棘手。表達性藝術治療能鼓勵兒童樂於學習,提供抒發情緒的管道,治療者藉著溝通調整偏差行為,助其肯定自我。
音樂治療師謝學恕說,生氣有不同的表達方式,藉由陪著兒童用力敲打樂器,用不同節奏、力道的音樂,或編曲子,藉由音樂聽辨去感受兒童情緒的過程,才能幫助小朋友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