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下思潮】生命之秋

海浪 |2010.10.05
854觀看次
字級

人的一生按平均壽命七十歲來計算,然後又等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話,那麼中年這個年齡階段的人應該是正在大踏步地步入秋天。

季節交替的時節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更年期,它需要過渡,需要磨合,需要適應。人生的這一道坎的確有些難邁:父母年邁體弱,子女尚在教養的關鍵時期,自身工作上又千頭萬緒,忙裡忙外,忙上忙下,且不必說繁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單是自身的身體素質開始下降、體力漸感不支,就會使人少了年輕氣盛,少了燃燒的激情,少了幻想。生命之河流少了激情飛揚、浪花飛濺,漸漸趨於現實,步入平緩流淌。

不是嗎,人一旦進入中年,單從生理現象上來說,骨質開始疏鬆,精力開始消退,那一根根傷了水分、缺乏營養,開始變白脫落的頭髮,不就是秋天從樹上飄落的黃葉嗎?從思想意識上更是表現得明顯。

比如說,上年紀的同事老愛把自己人生經歷作為經驗之談,喋喋不休的對年輕人進行所謂諄諄教誨。事實上如果換位思考,那只不過是在拿中年的生活方式和看問題的標準在衡量他們而已。換一個立場,換一個角度,他們對我們又作何評價呢?年齡差距形成的代溝,是任何人、任何年齡代都難以填平難以跨越的。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優勢,他們有開拓及創新精神,有充裕的物質生活,有高學歷、懂電腦,能在網上聊天聊個通宵達旦,試問,中年人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得到呢?

換句話說,即使能夠做又能這樣做嗎?中年是漸入老境之人,同事之間都已結婚生子,都上有老下有小。彼此之間會開一些曾經厭煩如今卻津津有味的粗魯玩笑,彷彿只有這樣才能調節一天的疲勞,活躍緊張的工作氣氛。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夏天的後面必是秋。發了這麼多的感慨,大都是一些悲哀的詠嘆調。嘮叨這麼多,只有把握生命的每一個季節的特徵、把握生命的規律,才會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包容,少一分煩惱,否則只能自討沒趣,落得個多情卻被無情惱的結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