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去年新增規定提升大學師資質量,一般系所專任師資未達十一人、獨立研究所未達七人,明年將扣減招生名額,部分學校為求解套,推動「雙主聘」制,讓單一教師可同時在不同系所掛名專任,以跨過師資員額門檻。
中山大學教務長蔡秀芬表示,為彈性運用教師員額並整合資源,該校已增訂校內教師得以雙主聘方式合聘,目前包括哲學所、社會所與通識中心,以及電機系與通訊所都設有雙主聘師資。
蔡秀芬說,中山的雙主聘分為「主從制」及「雙主制」。員額計算時,主從制的一名教師只屬一個主要系所,但雙主制一名教師則可在兩個系所各占零點五,單一系所累計兩個零點五則能合計為「1」。她說,中山已將雙主聘列為「卓越教學」發展目標,做為推動教學資源整合的執行辦法,希望未來教育部能改變員額計算方式。
除中山外,清華大學去年共六個班制因專任師資過少,被高教評鑑中心列入「待觀察」名單,也寄望雙主聘能為師資現況解套。清大副校長葉銘泉表示,老師在不同系所掛名的情況,本來就有,分擔課程也常見,但為解決專任師資員額門檻限制,清大希望能讓單一老師在不同系所專任的做法制度化,因此考慮推動雙主聘。
葉銘泉說,例如一名雙主聘老師可分別在A系占零點六、B系占零點四,且兩個數值可與A、B兩系原有師資數量相加,改變過去「合聘制」師資只能在一系所專任的計算方式,盼教育部的師資員額統計方法能朝此方向調整。
清大教務長陳信文表示,清大部分系所領域相近,師資採合聘制,教學資源共享,整體員額遠超過規定門檻,但教育部員額限制讓專任教師只能歸屬單一系所計算,導致有系所被評鑑為師資不足,已多次和教育部說明,不過由於實施雙主聘涉及修改人事規定,程序較複雜,因此清大目前是取雙主聘的概念,將跨系所專任的教師認定為「有效師資」(資源師資)來進行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