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成語有一句「鵲巢鳩占」,其實會把蛋下在「鄰鳥」的巢裡的不只斑鳩,杜鵑鳥(見圖?耟美聯社)也有同樣的「惡行」,幼鳥孵出後還會擠掉巢中原有的鳥蛋!據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研究人員最新的研究報導指出,杜鵑媽媽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在下蛋時就讓幼鳥贏在了起跑線上。
研究人員在新一期《倫敦英國皇家學會學報》介紹,與其他鳥兒不同的是,杜鵑會先將蛋留在體內孵一段時間,這樣杜鵑幼鳥破殼而出的時間就會更早,從而獲得競爭上的優勢。相關理論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但之前一直沒有獲得實驗證據。
最近研究團隊通過實驗發現,通常鳥兒孵蛋時的溫度約為攝氏三十六度,但鳥兒體內的溫度約為攝氏四十度,如果鳥蛋在溫度更高的體內環境中多停留二十四小時,那麼其孵化時間可以提前三十一時。
實驗還顯示,如果將其他鳥兒的蛋也置於類似環境中,幼鳥破殼而出的時間就會和杜鵑幼鳥差不多。
研究人員蒂姆‧伯克黑德說,通常鳥兒很難將已經成形的蛋留在體內太長時間,但杜鵑媽媽因為具有這種特殊的能力,能夠讓成形的蛋在體內先孵化二十四小時。這樣,在把蛋下到別的鳥的巢裡後,杜鵑幼鳥就會更早孵出,並利用這個時間把原有鳥蛋擠出巢外,這就是杜鵑擁有「鵲巢鳩占」能力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