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一天,在上海分頭接到濟順和五位來自海外的好朋友分別抵滬的訊息,手忙腳亂的約好各路人馬,中午盛大「團圓」聚餐地點後,不禁和另一半開心的擊掌稱慶,「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年歲增長,愈發對史書中伯牙和鍾子期的期年之約,感嘆不已。有人說對銀髮族來說,要珍惜老朋友見面的機會,因為可能見一次少一次;但是反過來說,壯年時各忙各的事業,等到退休以後,有更多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只要有心經營,安排時間爭取朋友見面,反而比過去受困冗務繁忙羈絆時,擁有更多空間,來品嘗比老酒還要香醇的友誼滋味。
回想三十多年前,在華府初識定南兄嫂,定南是玉樹臨風的英挺,濟順是氣質出眾的美人,這一對不但事業、學養俱佳,令人傾心,而且相處日久成為好友後,彼此發現兩對夫妻竟是同年同月同一天結婚的。這可巧,「以後約好我們每年一起過結婚周年如何?」
這樣浪漫的「共度結婚紀念日」誓約訂了下來,起初數年,在華府我們輪流作東,找一家當年新發現的好餐廳聚餐,每次品嘗的不只是美酒佳餚,更教人回味不已的是「就在那一夜」,我們相聚在一起,分享對另一半的感恩和愛意憐惜,因此產生的共鳴,更為彼此珍惜的友情加溫。
等到我們回到台灣,好巧不巧,定南也被調到台北,那些年大家都忙公務出差和會議,但是不管多忙,約好應當共度的「周年慶」前一個月,就會默契十足的交換彼此時程,排上雙方都方便的時間。我們都覺得,能夠是日共度是天賜良機,萬一那天正巧公事為重,也不妨改為提前或移後安排,總之一定要維持這個約誓。因為二十多年來維持這樣的「儀式」,澆灌的已經不只是彼此對婚姻的珍惜、友誼的珍視,更印證我們對某種價值,有一份呵護的堅持。
等到每年拍攝一張的周年紀念照片,貼在相簿中已厚厚積到三十來頁時,咦,人生怎麼這麼巧,我們居然面臨全新的生涯、同樣舉家跨海西遷。
定南比我們早一年外派上海,等到我們也到滬會齊,大家都換了全新的環境,都添了兩鬢的白髮和眼角魚紋,一對子女都已成長離巢,可是某種對生活價值的堅持,生命目標的堅定,和對滾滾紅塵的淡定,卻年復一年的在老朋友身上增長,看得出來已經形成他倆品味的特質了,真教人打從心底稱讚。
我覺得人生最幸福的事之一,莫過於有一對好友夫妻,看到他們婚姻的幸福美滿,真的會對自己的婚姻也更加小心呵護,對生活更有安全感。企業管理的書多勸人交結事業成功人士,我卻覺得,能夠交到心神安恬、婚姻幸福的朋友,才更能接近人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