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聖經》是全世界最暢銷的書籍。香港聖經公會繼二○○六年推出聖經新約全書的「和合本修訂版」後,再推出舊約全書修訂版,並將兩者合併,正式推出中文版「和合本修訂版」新舊約全書。
《和合本聖經》中文版於一九一九年面世,經歷中文變遷,不少詞語含義已改變。為令教友更清楚《聖經》內容,聖經公會自一九八三年起聯同香港、台灣、馬來西亞及新加坡聖經公會,由三十多專家學者負責修改,歷時二十七年才完成。
香港聖經公會總幹事梁林天慧表示,這是首次進行的全面修訂,並依尋以下四大原則:盡量少改、保持和合本風格、忠於原文及符合現今中文用法。她舉例說明,新和合本將「遊行」改為「周遊」、「散步」,避免誤解有示威及不滿之;而馬可福音中的「愛人如己」,改為「愛鄰如己」,因原文是「鄰舍」的意思。
「各地牧者都認為改得愈少愈好。一個星期只能修訂二、三章。」修訂版主編、神學家周聯華表示,現時天主教與基督教的譯名不同,如天主教稱若望,但基督教譯為約翰,他希望將來能出版一本天主教、基督教及東正教都通用的聖經。他說,已有教會預訂逾兩萬本,將作為禮拜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