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立台灣博物館與湖北省博物館達成交流協議,將以台博館典藏的「鄭成功畫像」交換有「天下第一劍」之稱的湖北省博物鎮館寶「越王勾踐劍」,彼此交流展覽。這幅「鄭成功畫像」是台灣最早的鄭成功像,也是最接近鄭成功本人的肖像,最近經文建會指定為國寶,可望成為第一件赴大陸交流、具法定地位的國寶。
台博館館長蕭宗煌透露,該館一年多前經鴻禧文教基金會牽線,與湖北省博物館交流,湖北省博人員在來台交流時相中了「鄭成功畫像」,願以鎮館寶「越王勾踐劍」及九連墩出土文物交換展覽。
此次合作並非孤立的借展,而是長期合作交流計畫下的首部曲,兩館將秉持平等互惠的精神交流,明年五月由台博館循同樣的模式赴湖北及福建展出「鄭成功的年代」特展,未來也有意將台灣原住民文物借展給湖北省博。
湖北是楚國的故地,湖北省博物館素以收藏豐富的楚文物聞名。尤以「越王勾踐劍」,以及名列二○○三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戰國時代楚國古墓九連墩出土文物,最能具體而微展現戰國時代楚國文化的輝煌燦爛。
今年十一月中旬,台博館將舉辦「劍舞楚天酖越王勾踐劍暨楚國出土文物特展」,呈現一百一十八組件湖北省博物館的出土精品,其中有十六組件為國家一級文物(大陸文物分級的最高等級,相當於國寶),展品涵蓋青銅禮器、陪葬漆木器、玉器、樂器、兵器與車馬器等,是台灣近年來最齊全而完整的楚國文物特展。
台灣在新版文資法通過後,從四、五年前開始實施文物分級制,正式將各文物保存機構典藏的文物,由文建會依重要性指定為國寶、重要古物。擁有最多國寶的故宮及中研院等,因文物多來自大陸,卡在「司法免扣押」這一關,無「法」赴大陸交流,但是屬於台灣的「鄭成功畫像」則無這個問題,因而拔得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