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監委黃煌雄昨天再次為健保洗腎支出過多發表看法,他指出,目前一般主治醫師平均年新約四百萬元,但洗腎醫師至少超過兩倍;調查顯示,台北某醫療院所有三個醫生一年申請洗腎醫療費用一億四千六百一十八萬多元,形成醫療資源分配不公,同時影響醫學院學生在科目上的選擇。
黃煌表示,調查發現,國內健保呼吸器、洗腎支出人口約占全國百分之三,健保支出金額占百分之十三,去年台北某聯合診所,三個醫師申請核定的健保洗腎醫療費用高達一億四千六百多萬,這不是個案,以中區為例,排第十名的診所每位醫師年平均有兩千多萬。
黃煌雄認為,國內PF(physician fee,醫師費)制度對醫療生態影響很大,在傳統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四大科趨於萎縮之際,洗腎的給付竟還那麼高,可見健保預算結構到了調整的時候。
對於監委認為洗腎很「好賺」?腎臟醫學會表示,全台灣洗腎中心有百分之四十八虧錢,監委對醫界生態不了解,不能只看前五名的洗腎中心就以偏概全。
健保局醫務管理組組長蔡淑鈴也表示,洗腎需要很多固定成本,像是藥水等,成本都很高;要解決洗腎醫療費用高的問題,應從減少洗腎發生率著手。